在登山探险界,"14+7+2" 被公认为至高无上的荣耀,"14" 指的是登顶全世界所有 14 座 8000 米以上山峰,"7" 指的是登顶七大洲最高峰,"2" 代表以探险方式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目前全世界完成了这项人类登山探险的终极梦想仅有 2 人,其中 1 人是就是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登山探险家张梁。近日,张梁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记录他登山探险故事的新书《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将于 10 月中旬上市,海天出版社出版,自由撰稿人蒋平撰写,万科集团创始人、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创会会长王石与张梁儿子张彧作序。
9 章节 126 张图片带你身临其境
1986 年,张梁进入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成为一名银行职员。按部就班的生活让张梁他下定决心要换一种活法。就在这时,户外运动在深圳开始兴起。
2000 年,36 岁的张梁征服了自己生命中的第一座雪山——海拔 6178 米的玉珠峰。自那以后的 18 年间,张梁徒步滑雪抵达南北极点,登顶地球上全部 14 座 8000 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完成 "14+7+2" 人类登山探险终极梦想的人。此外,他还航海三跨大西洋、印度洋,穿越百慕大,航海里程数超过 15000 海里。
《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全书共分为 9 个章节,记录了张梁在登山探险过程中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张梁登顶雪山 25 座,9 次放弃冲顶,经历 4 次重大山难,遭遇大小雪崩,数度死里逃生;首次登珠穆朗玛峰,为救援受伤的英国登山者而止步珠峰 8300 米;在海拔 8000 米的茫茫雪山上迷路;天黑后被困 8000 米雪山,独自连夜下撤自救;在北极与北极熊狭路相逢,正面交锋 …… 搭配 126 张途中拍摄的图片,将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
王石:普通人的奇迹
" 在我认识的众多探险家、登山家当中,张梁是一位 20 多年来从未停下脚步,用探险的方式来探寻自己人生意义的奇人。" 王石在序《普通人的奇迹》中写道。
序中,王石回忆了 2003 年与张梁等一行七人组成队伍挑战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故事,那是张梁第一次挑战 8000 米以上的雪山。王石认为,攀登途中张梁的话虽然不多,但能感到他是一个非常有韧性的人。此次攀登,张梁未能登顶,并非体力不支,而是为了救援一名受伤的英国登山者主动下撤。王石说:" 知道他为这次登珠峰在山里熬了一个多月,眼见就要到顶了却主动下撤!这种‘就差一点点’的感觉一般人是受不了的。" 两年后,张梁再次挑战珠峰并成功登顶。
2009 年,在海拔 8163 米的马纳斯鲁峰营地里,王石问张梁是否想过登顶全球所有 14 座 8000 米以上的山峰,张梁随即表示 " 那就试试吧 "。在王石以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与推动下,张梁踏上了 "14+7+2" 的漫漫征程。在书中有一章节 " 王石 张梁:人生的浓缩与延长 ",专门讲述二人的故事。
在序的最后,王石这样写道:登过山的人都知道,只要我们翻过这座山,就超越了原先的自己,进而追求更高远的理想。相信他的传奇故事将会激励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当然未必是登山),重新挖掘生活的意义。向社会里的 " 张梁 " 致敬。
张彧:父亲不只是英雄
在序中,张彧回忆了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的张梁:张梁喜欢别人叫他 " 梁哥 ",张梁爱看 UFC 格斗,张梁开始 " 爱美 " 注重着装打扮 ……
张彧认为户外运动改变了张梁,接触到户外运动前的父亲沉默寡言,是常一个人默默在阳台抽烟的人,是脾气火爆因为一点小事能与人吵半天的人。不知是不是山峰与两极的冰雪影响了父亲的心境,经历了多年的攀登与徒步,他慢慢变成了一个开朗而温和的人。
对于张彧而言,父亲不仅仅是英雄,还是朋友。早些年间,张梁带着张彧去笔架山、梧桐山 " 开荒探险 ",想要将自己的爱好传递给儿子。但如今张梁明白,孩子会拥有他自己的人生,就像当年他自己不顾周围许多人反对,选择了走上登山探险道路一样。
读完《张梁 我在地球边缘》后,张彧写道:从前我一直认为,自己大概是世界上最不了解父亲的儿子。虽然感觉说法有点奇怪,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自己更加了解父亲了。因为,曾经的我只知道父亲山下的故事,但是父亲的人生,却远远不止这些。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