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任瑶 记者 黄艳 / 文 施向辉 / 摄)青春的鼓点只有重拍,青春的乐谱只有渐强符号,青春的乐章没有休止符 …… 如此青春最美好,正是当下,不负鲜衣怒马少年时!9 月 30 日,中秋前夜,南京玄武湖畔,一群少年正诵读着昂扬向上的诗句,展现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才情!这一组诗名为《鲜衣怒马少年时》,是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一(2)班学生结合名家诗句集体创作而成。这个夜晚,主题为 " 青春 · 明月 · 梦想 " 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第九届 " 月光诗会 " 举行,800 多名高一学生诵读自己原创或改编的诗句,迎接团圆的节日。
" 月光诗会 " 现场,学校高一年级普高和国际高中的所有学生参加,他们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刚刚一个月,但已经为此次活动做足了充分的准备。《青春追梦行》《少年有梦》《生命与梦想》…… 他们的组诗名称,都充满了向上的力量,而内容也是与自己的年龄和梦想有关。高一(2)班女生刘逸菲是班级此次组诗的四位编辑之一。她说,全班 50 名同学一人写了一首诗,再由编辑与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郑振铎的《我是少年》和《生命之火燃了》中的部分诗句进行整合。大家在平时找时间多加练习,终于有了 " 月光诗会 " 现场的精彩表现。现场,不仅高一学生全体参加,他们的爸爸妈妈也来到现场,见证孩子进入高中后的表现。
十三中高一语文备课组组长石群英说,这次诗会是学校读书活动的一部分,学生们才入学一个月,就全员参与了活动,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也增加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下学期,学生们还会参与戏剧节,高二有古诗吟诵活动,在高中三年都会有相应的活动来帮助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曹勇军说,此次诗会学生们虽然准备时间不多,但原创味更足,而且青春味特别浓。
十三中校长张恒柱透露,老师们已经注意到学生们的诗歌都各有特色,抒发了每个班的情怀,与他们的班级文化相吻合。未来也希望他们以诗为依托,展示自己的文化品位 ,精神内涵,把班级文化建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 " 大树下读书 " 是十三中的文化符号,学生们选择了这样的学校文化,不少人也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一定的基础。因此,通过开学后十天左右的准备,学生们的表现达到的高度令人惊喜,他也希望今后学生们能做到素养和成绩并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