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09
深晚报道丨凌国强:遵循父母遗愿 捐献双亲眼角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6 日,深圳市百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国强 94 岁的母亲钟新娇与世长辞,当日凌国强遵循母亲的遗愿,无偿捐献出老人的眼角膜。钟新娇老人捐献出的角膜将在近日由华厦眼科医院移植给角膜病患者,传递光明。此前,在 2008 年 8 月 13 日父亲离世当晚,凌国强也按照父亲遗愿捐出其眼角膜。

捐献双亲眼角膜

10 月 6 日下午 3 时许,深圳华厦眼科医院的姚晓明博士接到凌国强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母亲已经离世,请他来为母亲摘除眼角膜,捐赠给有需要的人。12 年前,凌国强父亲捐献出的眼角膜,由姚晓明为两位病人实施了角膜移植手术,让两位患者重获光明。

▲姚晓明正在为病人看诊

下午 4 时,姚晓明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凌母的病房前," 他走过来,握着我的手说‘又要麻烦您了’。" 姚晓明回忆在病房前见到凌国强的情景。手术开始前,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员和所有医护人员自发走入病房中,向凌母遗体三鞠躬。在沉重的等待中,姚晓明顺利摘除了老人的角膜并保存在专用冷藏箱中,带回眼库做进一步的处理。之后,姚晓明为老人做了精心的遗容恢复。" 我们请他(凌国强)再看一遍母亲,他连连说,母亲还是和生前一样,非常安详。" 姚晓明回忆说," 他看过后表示很安心。"

" 他是心怀大爱的人。" 姚晓明提起第一次接触凌国强的时候,"2008 年 8 月 13 日,他父亲去世当日,打电话给我说想要捐献他父亲的眼角膜。" 当时姚晓明并不在深圳,他紧急叫助手快速赶往医院获取角膜,同时中断在外地的行程,赶回深圳完成 2 例角膜移植。事后,姚晓明将手术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凌国强,电话那头,凌国强一时哽咽,许久才说," 谢谢你帮我父亲完成了最后的心愿 ……"

▲医护人员自发走入病房中,向凌母遗体三鞠躬

在姚晓明眼中,凌国强身上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企业家,在双亲去世后说服家人捐献了眼角膜,让我深受触动。" 已从事眼角膜移植工作三十余年的姚晓明表示,凌国强是他遇到的第一个同时捐献双亲眼角膜的企业家。

" 全国现有角膜病致盲患者 200 万至 300 万人,但是每年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仅有一万例左右,缺口很大。" 姚晓明认为,在一些传统观念影响下,器官捐献在中国并未被普遍认同,因此需要更多像凌国强一样的人引领社会,推动我国的眼角膜捐献事业。" 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捐献角膜的重要意义,帮助那些因为眼角膜致盲的患者重获光明。"

捐献眼角膜象征了父母生命的延续

谈起捐献眼角膜的决定,凌国强表示离不开父亲对他的影响,父亲在临终时立下捐赠眼角膜的遗愿,同时影响了自己与母亲。

凌国强的父亲在世时,时常在新闻看到有人捐献眼角膜,每当此时他都表示自己离世后也要捐献眼角膜。

父亲不经意间的决定让凌国强深受触动,他决心实现父亲的最后一个愿望。凌国强表示,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也萌生了捐献眼角膜的想法,并在临终前向他表达了要捐献自己的眼角膜愿望。" 我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他们有想尽最后一份力帮助别人的善念,作为子女,我一定要帮助他们实现最后的愿望。" 凌国强说。

▲图为凌国强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水深,在凌国强眼中,家是人生修行的第一道场,父母的养育之恩与教化之恩,始终为自己照亮前路。" 家是我的起点,也是我的远方。" 他认为,眼角膜是父母在世上的延续," 眼角膜是我父母留下的一块细胞组织,捐献出去既象征了他们生命的延续,又能帮助别人重获光明,为什么不做呢?" 凌国强说。

凌国强的好友王少军评价他:" 用善心引领,用智慧驱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王少军表示,不论是捐献双亲的眼角膜,还是深耕慈善、教育领域,凌国强的理念始终是超前的,是值得同辈去不断学习并敬佩的。

10 月 9 日上午 10 时,在母亲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凌国强代表母亲向深圳龙岗区慈善会捐款 999999 元。凌国强表示:" 这也是我父母的心愿,用他们留下来的钱帮助别人,是我们子女应该做的事。"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 责编 成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