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10
全国首个省级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南京成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吴叶青 记者 刘峻 文 / 摄)10 月 10 日,江苏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 " 正式成立。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卫健委、中国罕见病联盟指导,江苏省医学会、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学会联合主办,同时就首批 19 家协作组成员单位做了 " 江苏省罕见病协作网医院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单位 " 授牌认证,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张爱华表示,当前罕见病面临着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两大难题,江苏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 " 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 " 成立后,将逐渐探索罕见病诊疗的 " 江苏模式 "。

" 这个病太罕见了,罕见到目前没有一个准确数据统计。南京儿童医院到现在总共也就收到 40 多名患儿。" 张爱华说,溶酶体贮积症(LSDs)是一组罕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全身多系统器官的病变,自出生至成年期均可发病。他说,以法布雷病为例,这个病会导致人体代谢的 " 废物 " 无法排除体外,患儿会有皮疹、蛋白尿等早期表现,日积月累,如果不治疗,儿童成人后,心脏、肾脏等多系统逐渐产生致命疾病,比如尿毒症等等。如果能终生服药维持治疗,该病可以明显好转,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令人遗憾的是,如果患儿治疗,医疗费用每年高达几十万,这让患儿家庭无法承受。" 很多孩子被诊断后,家庭也就放弃了治疗。" 张爱华遗憾地说。

据介绍,为切实推进江苏省罕见病的早诊早治、分工协作、规范诊疗、全程管理的目标,中国罕见病联盟与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协作,以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黏多糖贮积症 I 型这组具有很多相似的临床表现且可诊可治的 " 溶酶体贮积症 " 作为切入点,成立 " 江苏省溶酶体贮积症诊疗协作组 ",打造省级院内、院间诊疗协作样板,形成罕见病病种和诊疗过程全覆盖的 " 江苏模式 ",助力提高江苏省罕见病综合诊疗能力。

在协作组成立会议的当天,来自南京的多个权威专家,还分享了溶酶体贮积症这组疾病的诊治进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顾威教授做了首场报告,分享了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PS I)疾病的诊疗概况。MPS I 是一种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溶酶体贮积症,诊断需通过临床、生化指标和酶学评估来进行。引发患者初次就诊的主要原因为呼吸睡眠困难和关节僵硬,早诊早治至关重要,临床亟待多学科团队来管理。

张爱华说,罕见病由于发病率极低,罕见到很多医生都不认识这个疾病。成立协作组后,首要的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量的医生,提高对溶酶体贮积症等疾病的认识,让患者得到尽快确诊。同时,协作组也将配合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承担部分溶酶体贮积症的患病摸底调查工作,统计到底多少人患有戈谢病、庞贝病、法布雷病、MPS I,希望能够为该组疾病患者的医疗保障政策制定和出台提供决策依据,为减轻患者医疗费用打下基础。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