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0-12
深晚报道|契合深圳气质 有国际视野 专家学者点赞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0 月 10 日下午," 空间的再造——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学术座谈会 " 在罗湖美术馆召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尚辉主持。

策展人陈向兵、于延丰、梁赫伦及来自北京、广州、深圳多地的专家、教授、艺术家、艺术评论家等,围绕抽象艺术的当代探索空间、中国抽象艺术的特征、城市文化与抽象艺术发展等话题畅谈。

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二级调研员黄煜在致辞中表示,罗湖美术馆近年来举办了全国美展的水彩画展等诸多国家级大型展览,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放在罗湖美术馆,可以说是因为罗湖美术馆充满着年轻的能量,来的年轻人特别多,契合了深圳的年轻气息。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向兵,系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了深圳大学美术馆馆长、深圳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主任。

他梳理了中外抽象艺术发展的历史,尤其谈到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以及中国抽象艺术所特有的样态,正是从这种样态出发举办了这个展览。参展的深圳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梁泉、钟曦、周立、黄佳,同时邀请了广州、上海、北京的在全国都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还有来自北美、南美、欧洲等地的优秀艺术家参展。

他表示,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主题 " 空间的再造 " 不仅仅是指抽象艺术理念上空间构成的不同方式,而且也涉及深圳这座城市的现实的景观,给艺术家带来一种新的体验、一种新的空间。

" 在深圳这样一个城市,我觉得抽象艺术可以很好地生根发芽。深圳的现代化程度,对艺术宽容的态度都可以给抽象艺术的未来带来更好的发展。" 陈向兵表示。

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朗读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谭平的书面致辞。谭平表示,参展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多种形式在抽象艺术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貌,让人感受到抽象艺术的强大力量。

他希望专家学者、艺术家和评论家进一步在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对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的理论。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孟禄丁也在书面致辞中认为,把抽象艺术展落地深圳,体现了主办机构在艺术方面的高瞻远瞩,对城市定位和发展有着精准的认识和策划," 我相信抽象艺术必将提升深圳的城市精神境界,促进城市文化和艺术生态的建构和发展。" 他表示。

文艺评论家谢湘南表示,空间的再造,不仅仅是对罗湖美术馆这个学术空间的重新再造,同时也是对深圳人文精神的再造," 对于怎么样用更好的艺术、先锋艺术来塑造深圳人的精神气质,这个展览是恰逢其时的 "。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秘书长、深圳市美协副主席、深圳市龙华区文联主席、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主任、中国版画博物馆馆长李康期待中国版画博物馆和罗湖美术馆今后在学术的品牌交流建设上有更多的互动,也希望抽象艺术展能够一届一届办下去,成为艺术界的一个品牌,通过罗湖美术馆的空间,为深圳广大市民提供多元丰富的艺术享受。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梁宇在总结中表示,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具有独特性、不可替代性,跟深圳城市气质和地位,跟深圳的多元发展契合。艺术展搭建了一个平台,多样性的艺术形态和艺术形式,将促进艺术家们可打破边界,互相吸收营养,在创作方式、图像的借鉴等方面互相促进,一路同行,共同发展。

" 深圳将会承担这样的使命:从绘画语言、展示方式、学术研究等多方面,把抽象艺术进行推动和发展,推动深圳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抽象艺术的一个展示基地、研究基地。" 梁宇表示。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点赞了罗湖美术馆的执行力,他认为短时间内,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览落地,具有国际视野,也体现了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发展水平。

他认为,深圳的文化在高速成长,汲取全国各地的文化源泉,汇聚来自欧美新文化传统,这让深圳有了一股新的爆发力," 如果这股爆发力需要通过一个燃点来实现,我希望就是罗湖美术馆举办的深圳首届抽象艺术展。通过抽象艺术展形成一个新的文化生产力,为深圳文化增添新活力,也为中国美术增添新活力 "。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柳梦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