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3 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 " 山海连城计划 " 概念城市设计新闻通气会,将通过通山、达海、贯城、串趣,实现 " 连生态、连生活、连生趣 " 的山海连城格局,助力建设更生态、更宜居、更美丽的深圳,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球城市典范。
2017 年,《深圳总体城市设计和特色风貌保护策略研究》提出了深圳要建设 " 面向世界的深圳家园 "。" 山海连城计划 " 是落实这个目标的具体措施之一,且已纳入 2020 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将融入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治理探索," 山海连城计划 " 将成为统筹部门条块、凝聚建设合力的共识性纲领。
城市与自然、人与万物是生命共同体。记者了解到," 山海连城 " 计划以融合为目标、连接为手段,整合 " 山海林田湖草湿 " 全要素自然资源,构建重要生态屏障、廊道和网络,搭建 " 一脊一带十八廊 " 的生态空间结构,形成 " 连续、完整、系统 " 的生态保护格局。
" 一脊一带十八廊 " 魅力生态骨架,包含 1 条山脊翠脉、1 条滨海蓝带、8 条山廊、10 条水廊,与百条城径、千座公园,共同营造和美宜居的深圳家园。" 一脊 " 是横贯深圳中部、连绵百公里的绿色山脉,通过必要的生态廊桥,串联自然保护地、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湖泊水库等自然要素,成为容纳近万种野生动植物栖居的生态家园。
" 一带 " 是指由深圳河连接,从东到西串联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和前海湾以及珠江口,形成汇聚海湾、半岛、湿地、沙滩的东西滨海蓝带,打造丰富多彩和极具活力的滨海生活带;八条 " 山廊 " 连通主脉之外的众多独立小山体,构建连通山脊与海岸带的生态廊道;十条 " 水廊 " 依托山海间的自然河流,提供深入城市中心、串联精彩文化活力体验的廊道。
据介绍," 山海连城计划 " 让山海成为深圳美丽的生态底景,从最基本的保护,到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为蓝绿空间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和趣味,也让市民 " 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 "。
深圳晚报记者 徐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