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0-15
让后代不育!南农专家使出绝招,对付水稻头号害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秋风徐徐,黄澄澄的水稻低下了头,飘着阵阵香味。低头仔细一看,不妙,一群害虫正贪婪地吸食着汁液 …… 褐飞虱是水稻生长的首要害虫,它们在田间肆虐,会引起水稻瘫痪倒伏甚至绝收。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洪晓月课题组找到了一种新方法来对付褐飞虱,即给它注射细菌,得到一个新的褐飞虱种群。该种群与野生褐飞虱交配,它们产下的后代 " 不能生孩子 "。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为农业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 褐飞虱

褐飞虱:身体小小,但破坏力十足

稻飞虱是头号水稻害虫,包括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其中,褐飞虱杀伤力最强。

" 褐飞虱并非本地虫类。它的源头在中南半岛一带,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每年的早春,褐飞虱从中南半岛迁到我国的广西和云南,然后到长江流域南部,再到长江流域。" 洪晓月介绍,褐飞虱成虫体长最多也不超过 5 毫米,体色呈黄褐色、黑褐色。

别看它个子小,却有着惊人的破坏力。

△ 稻飞虱危害引起水稻 " 冒穿 "

褐飞虱一般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的汁液。虫量大时,会引起稻株瘫痪倒伏,俗称 " 冒穿 "。严重时,导致水稻减产或绝收。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褐飞虱虫害发生较为频繁。不仅如此,它也能传播水稻病毒,严重危害作物生产。

褐飞虱的繁殖能力是造成巨大危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常环境条件下,从卵生长到成虫只需 20 多天,成虫 3 至 5 天后即可产卵。" 洪晓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只褐飞虱通常可产卵 300 至 600 粒,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 1000 粒,这些卵会藏在水稻的叶鞘里。

"2006 年,江苏就遭遇过历史上罕见的褐飞虱入侵。田间褐飞虱成虫激增,它们甚至飞到了城里。当时,南京城区内就有许多褐飞虱飞来飞去。" 对于当时的情景,洪晓月记忆犹新。

△ 新技术原理图

" 以虫治虫 ",培育出不育的水稻害虫

" 长期以来,防控稻飞虱主要依赖喷洒杀虫剂等化学手段,不利于水稻绿色安全生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 洪晓月说,这五年来团队围绕 " 如何防治水稻虫害 " 这一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最终用昆虫胚胎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将细菌注入褐飞虱虫卵内。

洪晓月介绍,褐飞虱的卵非常小,长度只有一毫米,而灰飞虱的卵比这更小。他们首先从灰飞虱的卵里抽取细菌,再用注射仪把细菌打到褐飞虱的卵里,得到一个新的褐飞虱种群。该种群释放到目标害虫危害区后,通过与野生褐飞虱交配,致使后代不育,从而实现防治水稻虫害的目的。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不仅要找准排卵时间,还要找准卵的位置。注射的力度也要把握好,轻了,量不够,起不到什么作用;打重了,会把卵打碎。" 洪晓月说,目前该项技术在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备了进一步在田间试验的价值。

同时,洪晓月表示,褐飞虱仅在国内防治可能效果甚微。" 毕竟它的源头在中南半岛一带。未来在应用试验上,可以考虑将释放褐飞虱的‘战场’前移,靠前防控。"(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