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2020 年 10 月 16 日是第 40 个世界粮食日。播种、育苗、施肥 …… 你知道我们吃到的每一粒米,在端上餐桌前都经历过什么吗?它为什么那么珍贵?日前,由江苏共青团联合江苏省餐协、现代快报共同发起的 " 青春‘食’光,扫码打卡 " 活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听农学学子讲述一粒米成长的故事。志愿者将带有二维码的海报张贴在学校食堂等地,也吸引不少学生扫码上传自己的光盘照片,打卡留念。
连日来," 青春‘食’光 " 活动走进全省各大中小学校,同学们踊跃参与,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用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 一粒米,千滴汗 ",农学学子呼吁珍惜粮食
10 月 15 日晚上 6 点,南京农业大学食堂迎来用餐高峰,学校志愿者小队将印有二维码的 " 青春‘食’光 " 海报张贴在食堂,向同学们宣传杜绝浪费的好习惯。在食堂窗口和餐桌旁,引导大家节约粮食的宣传语随处可见。" 为了倡导光盘,食堂推出了半份菜、一毛钱米饭等服务,最近的泔水明显少了很多。" 南京农业大学后勤保障部膳食服务中心副主任叶海霞表示,学校还专门为食堂员工做了培训,工作时要提醒同学们吃多少打多少。
刚吃完晚饭的小刘同学看到海报后,立刻就扫码上传了光盘照片。" 在家爸爸妈妈要求比较严格,我从小就不剩饭。" 小刘说,践行光盘是每个人的责任,自己出去和朋友聚餐时,也会提醒大家不要浪费。
扎根大地、投身三农的南农学子,对节约粮食有着执着的态度。农学院大三学生蒋怡就曾在实验课上 " 下过地 ",深知种粮的不易。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粒米从播种、育苗、翻土整地,再到插苗、除草、除虫,施肥 …… 等待大米成熟需要一百多天的时间。成熟的大米还要经过收割、干燥、筛选、去壳等操作,才能成为我们的 " 盘中餐 "。" 可以说我们吃到的每一粒米,都是经过了严格的人工选拔和自然选择。" 蒋怡说,除了农民伯伯辛苦外,很多农业科学家也在年复一年地研究培育种粮,所以每一粒粮食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不能浪费。
等你来打卡
上传光盘照,还有好礼相赠
" 青春‘食’光,扫码打卡 " 活动是由江苏共青团联合江苏省餐协、现代快报共同发起的公益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本次活动还将走进更多学校开展系列活动,邀请青年朋友扫码打卡、上传光盘照片,打卡满 15 天即可参与线上抽奖,中奖率 100%。卫岗乳业、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等企业,还为活动提供了乳品消费券、手机流量券等丰富奖品,鼓励大家切实践行光盘行动。日前,1000 份中国电信流量券已经送出,后期还有一拨惊喜好礼等着你!
活动开展以来,江苏不少大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引导学生践行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至今,活动已覆盖近百万人次。在无锡滨湖中学读初二的曾晓晴,看到打卡活动后,便主动参与进来,已经连续扫码打卡十多天。" 孩子会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去浪费。" 曾晓晴的妈妈说,通过这次活动,她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四学生张越也参与了活动," 吃完顺便就拍了一张照片。" 她表示,如今绝大多数同学都知道吃多少打多少,知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10 月下旬,活动还将开展劳动实践教育,邀请百名青少年到农村,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劳动不易,珍惜劳动成果,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弘扬勤俭美德。有意向参与者,可关注 " 现代快报 " 官方微信,留言 " 青春食光,物力维艰 + 姓名 + 联系方式 " 报名。
通讯员 姚敏磊 实习生 贺文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仲茜 马壮壮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