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黄贤,女,1928 年 1 月出生,南京市第二、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白下区(现秦淮区)五老村党委副书记。
△黄贤
【口述原声】我其实是北京人,大概 19 岁来到南京。1956 年,当选为市第二届人大代表,连任五届,这是我一生中倍感光荣的事。回头看看,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当人大代表,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带着群众做事情。
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所在的五老村,是解放前出了名的 " 苦恼村 "。村里四分之三都是臭水沟、臭水塘,到处都是死狗死猫、猪屎牛粪 …… 烧饭一掀锅盖,成群的苍蝇在锅旁转。百分之六七十的村民患有寒病、疟疾,刚出生的婴儿常常夭折。当时有首歌叫《悲切切》,唱的就是五老村的 " 惨状 ":老人在呻吟,孩子在哭啼,人们的悲哀,何时才能完 ……
1952 年春,中央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新家园。我们就发动群众 10 多万人次,苦战 100 多天,没要国家一分钱,凭着双手填平大小 37 个污水塘、两条 70 多丈的臭水沟、29 个粪坑,搬走积压数十年的上千吨垃圾,移植了一万多株花木,建起了五老村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假山、水池、花木、凉亭 ……
△改造完成后的五老村焕然一新
几个月后,五老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 欢乐村 ",群众高兴得不行。后来,五老村被评为 " 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单位 ",毛主席还在北京亲切接见咱们五老村的居民主任王曙初,赠给五老村一面由他亲笔题字的模范锦旗,鼓励大家 " 大干一场,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
△ 1952 年,五老村街道被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单位,荣获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的模范锦旗一面(真品现藏于南京市秦淮区档案馆)
环境变美后,我们又开始了 " 除四害 " 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了一些很管用的措施,比如小孩儿抓住苍蝇上交,可以奖励他一支粉笔或一块橡皮。大人小孩不分昼夜 " 除四害 ",在当时成为一景。
△ 1959 年 8 月 7 日《南京日报》3 版旧闻,《老模范再擂战鼓——五老村茶话晚会侧记》
为检验 " 除四害 " 效果,市里还在五老村开了一场西瓜晚会,参会的女同志穿裙子、男同志穿短裤。晚会一直开到夜里十点多钟,大家都说 " 没有碰到蚊子 "。就这样,五老村成为南京第一个消灭 " 四害 " 的先进单位。当时的南京人都知道,晚上搬张藤椅到五老村纳凉,不会被蚊子咬。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叫 " 北有龙须沟,南有五老村 ",可见五老村在全国多有名,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五老村参观。1960 年 12 月 21 日,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五老村来看过,还在一个由臭水坑改造成的凉亭里讲了话。
△黄贤
我讲五老村的 " 变迁故事 ",是想证明一个理:今天的小康生活来之不易,都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群众选我们当代表,咱们就得带着大伙好好干,还他们一个幸福生活,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代表感言】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电焊工孙景南:黄老用 60 多年前的这段亲身经历,印证总书记常讲的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对于我这个基层代表来说,感触特别深。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是一代代人的苦干、实干;下一步,咱们南京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同样离不开实干、苦干。
通讯员 康 慧 肖利民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卢河燕
(通讯员 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