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4 日," 循环坪山,绿色未来 " 国际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在坪山创新广场东部之芯顺利举办。该活动由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局指导,坪山产服与天安骏业联合主办,坪安运营与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孵化平台承办。
活动旨在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建设工作,推动循环经济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加强我国与国际循环经济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学习与交流。
100 余名绿色生态、新能源、废水减排、无废城市、可再生能源等循环经济领域的内行资深专家、学者,企业及其他相关机构、媒体等出席本次活动。
深圳市坪山区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刚勇致辞时表示,坪山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
坪山区出台了《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扶持细则》等政策,将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深圳、坪山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激发新动能。
随后,曾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副主席的莫汉 • 芒纳星河教授、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 · 李斯、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国际气候变化专家纳扎尔 · 卡泰克等知名行业领袖通过线上分享了各自对循环经济产业的见解,并表达了对论坛的祝愿及认可。
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教授、循环经济中心负责人—葛达娜 · 基兰(Gordana Kierans),以题为 " 什么是循环经济 " 分享了环境领域、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经验以及在供应链中面对的自然资源紧缺的挑战。旨在全球范围催化循环经济活动,向全球传播循环经济理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湖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LISD)院长胡涛、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副主任丁士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杨芳平、德国 WKS 集团国际业务经理李高等,分别从政策指引、产业实践、学术交流多个角度,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交流与分享。
周宏春围绕 " 新形势下的循环经济发展 " 的主题,结合当前疫情冲击、中美贸易摩擦、经济双循环、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等新形势,梳理了我国循环经济典型场景、典型企业、重要政策。他认为,当前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端资源一端环保,应该从顶层层面、园区载体层面、新技术层面、新模式层面创新,让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双循环、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胡涛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背景切入,结合具体数据和案例,详细解读了其 17 个具体目标,明确指出循环经济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直接与间接关系,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丁士能分享时表示,深圳中心作为深圳 " 无废城市 " 建设六大支撑服务平台之一——技术转化平台的实施单位,目前正围绕 " 强化支撑体系,构建市场、技术、监管体系 "" 创新技术转化,提高技术成果孵化服务能力 "" 推动产业发展,促进技术成果全链条集聚 " 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未来将加快深圳 " 无废城市 " 建设进程,正在坂田天安云谷尝试 " 无废城市 " 绿色产城社区融合新模式、参与 " 无废城市细胞 " 创建工作新标准制定、建设环境技术孵化基地,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
杨芳平围绕 " 循环经济政策解读 " 的主题,介绍坪山区经济、产业、科技发展、产业空间等信息基础后,详细解读了坪山区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扶持政策。
她表示,坪山将围绕 " 一心两带四团多点 " 产业布局,加快打造世界一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助力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实现 " 南方有深圳,东部是坪山 " 的愿景蓝图。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通讯员 黄智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