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圳好 40 年 全国网络大 V 看深圳 " 主题采风活动收官。当天采风活动继续分组进行,其中一组以 " 文化科技 " 线路为主,二组以 " 民生服务 " 线路为主。采风团通过走访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向社会传播深圳改革发展成果。截至昨日 19 时," 圳好 40 年 " 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超过 1.8 亿人次。
▲采风团一行来到彩田村参观了解垃圾分类。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 文化 + 科技 " 让深圳更有活力
昨日上午,一组采风团来到深圳图书馆,此时离开馆还有半个小时,门口早已排起长队。据介绍,深圳致力于建设 " 图书馆之城 ",于 2008 年投放并使用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迄今为止,深圳共投放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近 300 座,市民能够在住宅区、办公楼、公园、车站等地借书阅读。
随后,采风团一行走访了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中学机器人实验室是众多特色实验室的一员,专门为学生提供机器人相关选修课和社团课的活动场所,过去几年,学校的机器人竞赛团队在省市、国家和国际比赛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南方科技大学通过与华为、中兴、大疆、大族激光等深圳科技创新标杆企业的平台搭建和互动合作,推进学校科研成果的产业输出和前沿学术的产业契合。
在下午的采风活动中,一组采风团走进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方特在国内率先实施 " 文化科技旅游 " 融合战略,打造 " 创、研、产、销 " 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业务涵盖文化科技主题乐园 " 和以特种电影、动漫产品、主题演艺文化衍生产品等为主的 " 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 " 两大类。
创新民生服务 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二组采风团了解到了背后的奥秘。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渠道建设,深圳打通数据壁垒,推进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让智慧政务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是深圳市交通服务的 " 大脑 ",在这里,采风团一行看到了市道路交通运行检测平台、交通运输行业 GPS 及智慧化监管平台等城市交通运行体系,切身感受到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用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区是市民生活最熟悉的单元,做好社区管理服务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彩田村是垃圾分类模范小区,采风团一行刚走进小区,14 处规整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和专业厨余垃圾处置设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彩田村前端的高设置水平和后端的高处理技术获得大家一致赞赏。而在另一处模范小区四季花城,采风团刚好遇上一月一次的社区便民服务日。这个以 " 一核多元,协同共治 " 为治理体系的小区将基层人文情怀做到极致。据了解,四季花城拥有 82 位五星级志愿者,是名副其实的 " 中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
医疗服务也是深圳市民关心的热点话题。走进罗湖医院集团东门社康中心,二组采风团最大的感受是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里设有全科诊疗区、专科医疗区、中医康复区等多重区域,能满足居民多样医疗需求。医改以来,罗湖医院集团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向 " 以基层为重点 "" 以健康为中心 " 转变。
平安金融中心是此次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作为深圳的最高楼,站在观光层,可 360° 鸟瞰深圳四方八面不同景观与城市风貌。云际观光层集观光娱乐、文化创意、科普教育于一体,是颇具文化内涵的城市观光新地标。" 此次的采风活动深圳给我两个很直观的感觉,一是充满活力,二是处处有创新。" 自媒体博主 " 科罗廖夫 " 说," 深圳的创新真的随处可见,不仅企业有创新,就连政府机构、学校等单位都在强调创新,而且都在实实在在地付诸行动。"
深圳晚报记者 邱志东 罗典 实习生 陈心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