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年华为 Mate 系列比以往更受关注。围绕 Mate 40 系列的各类声音不绝于耳,剥离那些亦真亦假的 " 场外消息 ",Mate 40 系列本身的产品价值更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手上这台 Mate 40 Pro 已经使用了快一周,聊聊现在的使用体验。
先说结论,这是最好的一代 Mate 系列手机,也是最好的华为旗舰,但还有提升空间。5G、相机、EMUI 11、曲面屏、素皮后盖,这些在过去 Mate 系列上已经被讨论过无数遍的配置和设计,我们放到后面在讲,先来看看最受关注的芯片。
麒麟 9000
能否当最强之名?
如果按照往年的节奏,麒麟 9000 应该会在今年的 9 月发布,作为全球第一款 5nmSOC 登场,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它比苹果 A14 迟了一个多月。不过好饭不怕晚,麒麟 9000 并未因此有所欠缺。
参数上,麒麟 9000 是第一款 5nm 工艺的 5G 基带 SOC;集成了 153 亿个晶体管,比苹果高出 30%;主频最高达到 3.13GHz;GPU 为 24 核 Mail-G78,相比上代提升 60%。以及一颗双大核 + 微核构成的 NPU,在 AI 计算方面提升明显。除了 CPU 没有上最新的 X1/A78 架构,论堆料,麒麟 9000 基本是目前手机 SOC 的顶级配置。
图片源自华为官网
拆开来看实际表现,5nm 工艺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王者荣耀》、《和平精英》、《崩坏 3》等大型游戏均能在最高画质、最高帧率下流畅运行,并且发热控制良好。此前台积电也曾表示,同等功耗下 5nm 性能要比 7nm 提升 15%,现在看来此话不假。
不过上述游戏对麒麟 9000 这样高端芯片来说,运行还是太过平稳,难以看出真正区别。
唯一的例外是《原神》。这款游戏刚上线一个月,但在最近的手机性能测试中广为人知,原因是不仅骁龙 865,就连苹果的 A13 也在这款游戏的高帧率、高画面下被 " 榨干 ",功耗和发热双双起高。事实上麒麟 9000 也有点招架不住。
正好我们手上还有一台 iPhone 12,简单对比下,运行《原神》时麒麟 9000 和 A14 却有一些差别。
《原神》野外画面 来源:游戏截图
《原神》城镇画面 来源:游戏截图
游戏统一设置为 60 帧、其他画面设置均调至最高档。
野外场景下,麒麟 9000 稳定运行在 60 帧左右,但只要进入建筑密集的城镇区域,帧数立马下降到 40 帧,回到野外时又立刻恢复到 60 帧。简言之,麒麟 9000 在两个不同场景下变化明显,但在单一区域能保持平稳运行,画面运行尚属流畅。
Mate40 Pro《原神》测试
A14 的表现与麒麟 9000 有相似之处,但在另一方面波动更大——野外同样 60 帧平稳运行,进入城镇后帧数直降到 25 帧左右,并且波动明显。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下降到 30 帧附近,在后续测试中也一直无法回归正常,游戏画面掉帧严重,肉眼可见的卡顿。
iPhone 12《原神》测试
虽然都不完美,且都存在发热和掉帧的问题,但论游戏体验,麒麟 9000 的整体表现明显好于 A14。
两款顶级芯片都不约而同出现同样问题,大概率和游戏本身的优化有关,事实上这款游戏也确实还处于内测中。华为也对我们表示,这款游戏本身仍在优化中,且目前测试的为工程样机。相信 Mate 40 系列未来会做一定的调整。
除了极端场景下的性能控制,在日常使用中,5G+6K 在线视频,麒麟 9000 也应对自如,播放流畅基本没有卡顿,HDR 画面细节丰富,对比度明显,即使在 5G 信号和 6K 画面解析下,发热也很轻。
功耗方面 Mate 40 Pro 可圈可点。半小时《和平精英》耗电 4%,《王者荣耀》则是 9%,表现不错。微信、QQ、微博、网页等轻度续航测试中,1 小时掉电 11%,中规中矩。
每天 1-2 小时游戏和 4-5 小时社交、网页和视频的中度使用基本不用担心电量问题,况且还有 66W 有线快充和 50W 无线快充加持——开机状态下,实测 66W 有线快充 30 分钟即可从 1 充到 79%,54 分钟充满。
麒麟 9000+ 功耗控制 + 快充的组合拳,让 Mate 40 Pro 在性能上有着极为亮眼的表现,同时在功耗和充电上也保证了自己的续航能力。
年年最强手机摄影
名副其实?
相机功能的强势是近年 Mate 系列的一大标签,10 月 20 的海外发布会后,Mate 40 Pro 不出意外的登上了 DxOMark 相机评分第一。
相比上代,Mate 40 Pro 在后置摄像头上做了略微调整,取消了 Mate 30 Pro 的 3D 深感摄像头,换上了一颗激光对焦传感器,两者的功能基本一样——辅助对焦,但在对焦速度上后者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近景和微距对焦上。
摄像头的像素、光圈等也有一定调整,其中主摄的传感器尺寸从 1/1.7 英寸升级到 1/1.28 英寸,这也意味着 Mate 40 Pro 拥有更强的感光能力。
具体到成片上,Mate 40 Pro 的白天表现依旧非常优秀,大光比环境下,高光控制出色,暗部区域的曝光也得到补充,整体观感和人眼十分接近。
大光比样张
傍晚样张同样能看到高宽容度对环境的整体掌控。
傍晚样张
细节较多的花草、树木样张,花朵、树干纹路、茎叶等细节保留较好,解析力出色。色彩则一贯地偏艳丽,不过实际观感并不夸张。
值得注意的是,在拍摄花草时,相机的 AI 场景识别时略有波动,可能在 " 微距 " 和 " 花草 " 模式中摇摆,如果选择了微距模式,照片的色彩饱和度会稍低一些,更接近实际情况。
超广角树木样张
微距花草样张
逆光环境下,花草的色彩偏向会略微降低,但阴影区依然留有大量细节。
逆光花草样张
人像模式前景突出,背景虚化识别准确,在细小的发带等边缘细节上依然准确识别出照片主体,过渡也相当自然。
人像模式样张
夜间拍摄依然是 Mate 40 Pro 的主场,对光线的完美控制让强光下的细节依然得以展现,高密度灯管下,塔身的网状结构清晰可见,即使是 5 倍光学变焦,画面表现依然不错。同时算法也尽可能保留了下方的暗部细节。
主摄夜景样张
夜间 5 倍变焦样张
根据华为的说法,Mate 40 Pro+ 采用了全球首款自由曲面镜头,用以处理超广角的画面畸变问题。虽然我们手上的 Mate 40 Pro 并没有搭载这颗新镜头,但从样张来看,建筑线条直挺,已有的抗畸变表现仍然非常不错。
此外,Mate 40 Pro 的夜间超广角成像素质也有了较大提升,在几组对比样张中有些甚至优于主摄的夜景表现。以下面这组样张为例,不仅天空部分更加纯净,建筑细节解析力更高,对色彩的还原也更加准确,不足之处是高光部分需要进一步控制。
夜间主摄样张
夜间超广角样张
整体来说,Mate 40 Pro 的相机依旧十分出色,不仅延续了此前 Mate 系列在宽容度、解析力和高倍变焦等方面的优势,夜间超广角、人像模式、对焦速度等也得到相当大提升,但在不同镜头的曝光、风格差异等方面还有一定的优化空间。
整体设计延续上代
新意在哪?
Mate 40 系列的整体设计与 Mate 30 系列一脉相承,正面一块 6.76 英寸的超曲面环幕屏," 无边框 " 的视觉观感效果极佳,配合 90Hz 高刷屏,确实有种 " 瀑布 " 的急速感。
前置摄像头和 3D 人脸识别模组,从上代的刘海变成了左上角挖孔,在其他手机厂商都在尽可能减小刘海和挖孔面积时,Mate 40 Pro 成了目前安卓阵营少数几款配备人脸识别的机型,代价就是 " 药丸 " 形挖孔。
好在 Mate 40 Pro 的人脸识别非常优秀,解锁速度基本 " 秒开 ",目前还没有遇到过解锁失败的情况。戴口罩也能正常解锁,前提是把口罩拉到鼻子以下。如果你不想这么做,还有屏下指纹识别。这两种解锁方式并不矛盾,在手机息屏时人脸识别是无法识别的,必须要先点亮屏幕,而指纹识别则可以在完全息屏情况下一步解锁。所以,目前情况下建议两个都设比较好。
背部设计方面,Mate 40 Pro 后置摄像模组的星环设计与上代 " 奥利奥 " 区分开来,中间的金属片有一层浅浅的大理石纹路,印有标志性的 "LEICA"。"HUAWEI"logo 从上代的后盖左下角移到了下方,增加区分度。
和上代最大的不同是,消失的实体音量键又回来了。去年 Mate 30 系列曾因此颇受争议,取消实体音量键,优点是曲面屏视觉观感更加统一,但缺点是许多用户并不习惯这一改变,增添了学习成本。现在 Mate 40 Pro 的虚拟音量键依然保留,双击屏幕左上曲面即可呼出。
双扬声器的加入也让 Mate 40 Pro 的外放音质有了较大提升,只是两个上下扬声器并不完全对称,有些许错位,对立体声明显的音频,细听会发现有略微差别。
整体来看,华为似乎有意让 Mate 系列在设计上更具有连续性。通过大曲面屏、人脸识别、素皮后盖、金属边框等核心元素确定主风格,然后对镜头模组、logo 等进行微调,在确保延续系列设计的同时做一定差异化处理,形成 Mate 系列独有的品牌设计。
EMUI 11 发布在前
新变化是有趣
今年 9 月,EMUI 11 就已经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亮相,系统安全、动画、多屏协同等大的升级变化在此不赘述了。细节上 Mate 40 系列还是做了一些新优化,隔空手势操作、分屏优化和新加入的灭屏壁纸都是其中比较实用或有趣的细节。
Mate 40 Pro 新增了左右侧滑隔空手势,在设置里开启隔空操作后,前置摄像模组会自动识别手势,并对手势操作进行同步,截屏、翻页阅读、播放音乐、浏览图片、接听电话等均能隔空操作(对应不同手势)。对于不方便直接上手操作时,会是个不错的替代方案。
隔空手势操作示意图 图片源自华为官网
实际使用中隔空操作有轻微的延迟感,上下滑动较为灵敏,左右滑动识别稍差,操作成功率略低。需要注意的是,实测手势操作的距离需在 10-90 厘米左右,超过这一范围 Mate 40 Pro 就很难检测到手势。此外,极暗光环境下隔空操作可能无法使用,在夜间不开灯的情况下 Mate 40 Pro 基本无法检测到手势。所以,尽量别在暗光环境下使用就行。
分屏模式更多了,除了上下分屏和悬浮应用,Mate 40 Pro 还添加了一个类似微信浮窗文章的悬浮球,并且同样能集合多个应用,方便任务切换和多任务处理。
锁屏界面新增了一个趣味功能—— LiveAOD(Always On Display),用户可以在灭屏显示中设置 LiveAOD 壁纸,完成后,灭屏动态壁纸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比如下面这张图里的小鹿,当你的头部靠近手机屏幕时,灭屏壁纸会自动点亮,并且小鹿会转头看你一眼。这在一向以工科男著称的华为,平添了一丝柔情。
唯一的缺点是货少
但问题不在它
综合来说,Mate 40 Pro 有延续,有创新。延续的不仅仅是 Mate 系列过去的工业设计和一向优秀的相机表现,还有过去几年的韧性;创新既有麒麟 9000 的大幅提升,也有灭屏壁纸这类的趣味细节。作为华为 2020 年最重要的旗舰(可能没有之一),它无可挑剔。
对华为来说,Mate 40 系列有着特殊的意义。余承东在今天 Mate 40 系列国行发布会上说,绿色和黄色的素皮版本其实叫 " 夏日胡杨 " 和 " 秋日胡杨 ",他调侃外国人不懂其中的寓意,所以之前只取了最简单的颜色作名字。
语文课本里说," 胡杨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 ",韧性、坚毅、凛冽,这是一棵树带给我们的特殊意义。但想让它长久活下去,最好还是给予足够水源。
线上 " 秒空 ",线下加价,消费者的热情证明了这款机型的成功。只是,它本来可以不必如此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