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罗湖区 2020 年 " 城管开放日 " 活动在东门文化广场举办,翠竹街道、黄贝街道、南湖街道等 10 个街道同步开展相关活动。
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彭立东、副局长田东波,东门街道办事处主任喻强、街道执法队队长于卓等出席。
此次活动以 " 城管执法在社区砥砺前行再出发 " 为主题," 环卫车家族 " 全部出动,城管工作人员身穿 " 天空蓝 " 亮相,在智慧城管展示区、创意异形互动区、城管业务宣传咨询区等区域,现场展示城管工作成果、执法队伍风采和城管科技装备等。
数百市民游客停留,竞相参加知识抢答、趣味游戏,还有不少市民代表实地参观了东门街道执法队工作环境,多方面感受了城管工作风貌,对于城管刻板的印象大大改观,直叹这位城市 " 大管家 " 有好多不为人知的亮眼成绩单。
创意空间精彩呈现罗湖成绩
独特造型很 " 吸粉 "
众所周知,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主要负责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城市灯光、垃圾分类和减量、城管综合执法、文明养犬等一系列城市管理工作,是罗湖区的城市环境 " 大管家 "。借着开放日的热潮,这位 " 大管家 " 也向市民展示了近年来城管工作的 " 成绩单 "。
现场,一座蓝白相间、科技感与艺术感十足的 " 城市连廊 " 创意异形展示空间格外引人注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观、合影打卡。
这座连廊不仅外形奇特,内里也大有乾坤。连廊内侧设置了城管资料展示区域作为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外宣传的窗口,充分展示罗湖区城市管理的工作成果,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城市管理工作对自己日常生活工作的积极影响,提升市民对城管工作的认同感。
同时,立方柱贯穿连廊的结构设计新颖独特,体现出了城管与市民朋友之间交流沟通的友好氛围,也体现出了城管局一心一意为市民服务的态度。
城管执法公开亮相
罗湖区 " 三化四有 " 队伍建设初现成效
活动现场,一排身着 " 天空蓝 " 制服的队员用一场正气凛然的队列表演,以队列表演和执法设备操作演示展示了执法队伍的工作风貌;执法车、巡逻车、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也在现场逐一亮相。
据悉,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深化工作内容,开展执法队伍 " 三化四有 " 建设,即打造 " 标准化、智慧化、规范化 " 的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建设 " 人有精神、事有规范、权有约束、责有担当 " 的城管执法队伍,不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业务能力水平。
目前,罗湖区十个街道执法队的 " 三化四有 " 队伍建设工作已全部通过市局验收。
其中,东门街道执法队通过党建引领、提升硬件装备、网格化管理、队伍大练兵等手段,塑造城管执法形象和强化城管执法能力,打造队伍规范化建设的 " 罗湖样板 ",2019 年被评定为全市 " 三化四有 " 建设示范执法队。
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人工智能融入环卫设施
除城市综合执法工作,市容环境、环卫工作也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活动也对环卫工作进行了全面展示。在智慧城管展示区,一辆辆威武的 " 大家伙 " 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
机扫车、勾臂车、高压清洗车、桶装垃圾运输车、路面养护车 ……" 环卫车家族 " 可谓全员出动,威风凛凛地向市民展示环卫力量。
今年以来,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将人工智能、智慧监管有机融入环卫设施,全力打造 " 环境友好型 " 环卫设施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6 月,位于罗湖区怡景花园的地埋式垃圾桶正式投入使用,为深圳首个社区地埋式垃圾桶地埋式垃圾桶。7 月,罗湖区长岭村建成并投入使用广东首座地埋式垃圾站。10 月,智能环卫机器人也在罗湖区长岭村地埋式垃圾转运站 " 上岗 ",大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2019 年,罗湖区就全面推广应用纯电动环卫作业车,343 辆纯电动环卫车陆续上线提供清扫保洁、垃圾清运一体化作业服务,适宜机械化作业区域已全面实现机扫作业。
环卫工作与垃圾清运密不可分,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也与其紧密相连。本次活动还结合了城管部门当下的重点工作垃圾分类,通过垃圾分类投球、飞行棋等互动游戏,让市民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据介绍,在垃圾分类工作方面,罗湖区大力推行 " 集中分类投放 + 定时定点督导 " 住宅区垃圾分类模式,持续完善大分流、细分类体系建设,完成 683 个物业小区楼层撤桶工作及 " 集中分类投放 + 定时定点督导 " 模式建设,实现全区 198 个机关事业单位及 79 所中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此外,罗湖区还制定垃圾分类激励办法,常态化组织夜间交叉检查,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督导;发动党员、社工义工、热心居民、物业等,积极开展分类投放点定时定点督导工作,统筹各街道办在辖区范围内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垃圾分类 " 微课堂 "。
城中村综合治理引领社区蝶变
文明养犬创建和谐家园
作为城市的 " 美颜 " 大师,在城中村综合治理方面,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也下了不少功夫,在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环境卫生等十个方面的治理工作 " 面面俱到 ",有效消除 " 城中村 " 突出安全隐患,规范 " 城中村 " 出租屋和人口管理,完善 " 城中村 " 配套公共服务,实现特区一体化均衡化发展,为市民打造了一个安全、宜居、舒适的城区环境。
在活动现场,市民不仅关注着城中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对城管对 " 文明养犬 " 的相关内容也表现出十分关注。
近年来,罗湖城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实施了多样化的保障动物福利的举措如开展无主流浪犬收治工作,日常巡查、配合养犬执法、路面猫狗尸体无害化处理,使辖区流浪犬现象明显减少,保障了市民的安全。
罗湖还为犬只注射狂犬疫苗、芯片,开展扫码登记工作给狗狗办理 " 身份证 ",在全区推广物业小区 " 十个一 " 养犬管理模式、城中村 123 养犬管理模式,并提供健康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犬用品等,让养犬人士倍感温情,在提升犬只管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市民的文明养犬意识。
山水间妆点满城绿意
在绿道饱览自然之美
罗湖区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山水城区。如何在保护好青山绿水的同时,维持城市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平衡,是罗湖城管面临的新课题。罗湖城管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对绿道、公园绿地、道路景观 …… 罗湖区的一山一水、一园一林、一草一木、一阡一陌精雕细琢,对道路的灯、节日的彩旗等精心布置。
在罗湖城管人多年的布局规划下,罗湖区建成绿道 155.2 公里,包括省立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等,打造了有 " 最美绿道 " 之称的梧桐绿道和智慧型绿道淘金山等精品绿道。截至 2019 年,罗湖区共建成公园 129 个,公园绿地面积 1712.1 公顷,城镇人口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约为 16.87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64.6%,绿化覆盖率和城镇人口公园绿地面积都位于全市前列。
近年来,罗湖区以环境卫生指数为 " 指挥棒 ",针对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境卫生薄弱区域精准施策,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全力打造 " 全国最干净城市 ";还通过 " 三横四纵 " 道路视觉一体化、深圳火车站外立面及周边市容综合整治提升、罗湖区 30 座人行天桥景观改造三个项目等,对七大主干道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品质提升,满足群众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向往,助力罗湖蝶变。
城市的治理,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参与,建设美丽罗湖城区,事关罗湖区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为了让环境变得更美、城市更加有序。
据悉,从明年开始,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每年定期举办罗湖区城管开放日,让更多市民走近城管、理解城管,进而支持、配合城管工作,并诚挚欢迎热心市民当城管监督员,携手共同建设美丽罗湖。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通讯员张晓敏 徐映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