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的深圳城管综合执法开放日启动。据了解,本次活动在南山区西丽街道执法队设置主会场,同时依托各区执法队设置 9 个分会场,全市 74 个街道执法队首次统一向市民开放参观。
本次开放日以 " 城管执法在社区 砥砺前行再出发 " 为主题,全方位、多角度向市民展现深圳城管执法四十年的工作及改革成果及经历深圳特色的 " 三化四有 " 队建模式后的全新城管风采。据统计,活动当天共有 15300 名市民参与,发放小礼品一万余份。
六十米历程长卷,生动展现城市管理变迁
在开放日西丽主会场,一幅 60 米长的长卷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长卷图文并茂呈现出深圳城管执法四十年改革成果。
▲市民参观长卷。
40 年来,深圳城管执法从无到有,伴随经济特区的成长不断壮大,与经济特区共成长、共进步。1980 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涌现。1984 年,深圳市市容卫生监察队成立,深圳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第一支城管执法队伍。1998 年,罗湖区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用一顶 " 贝雷帽 " 取代九顶 " 大盖帽 "。
2007 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行街道综合执法,执法力量下沉至街道,秉承 " 执法为民 " 宗旨。2015 年,全市 74 个街道执法队开创性全面推广 " 律师驻队 " 工作模式,得到司法部、住建部认可并推广,在全国范围形成广泛影响。2017 年,深圳全市推行市容巡查勤务模式,组建一万人的市容巡查队伍,做到动态市容动态管控。
2019 年,全市全面推广 " 三化四有 " 队建模式,目前全市 74 个街道执法队外观标志整齐划一、办公场所规范统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20 年,智慧执法系统建成并上线运行,实现了执法勤务、队伍管理、案件办理全流程监管,推进 " 数字城管 " 向 " 智慧城管 " 转型发展,让深圳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探秘 " 三化四有 " 后全新的城管执法队
走进西丽街道执法队可以看到,各类标志标识清晰明了,样式统一;办公场所及执法装备统一标准化配置;各类功能室配套齐全;执法人员着装整齐统一,给人以规范有序视觉感受。
" 除了硬件装备上的标准化,我们的执法行为也走向规范化。在日常巡查中遇到有违法行为,我们更多是以劝告和引导的方式来解决,如果违法者不愿配合,再采取警告和执法的方式。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我们和群众的冲突,群众对于我们的执法行动也更加的理解和配合。" 西丽街道执法队队员戚鹏飞介绍道。
"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开放日的目的,就是要展现深圳城管执法改革历程,总结城市管理经验,向市民展现我们深圳特色的‘三化四有’队建模式后的全新的城管执法队。"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冯增军表示,要让市民走进城管,更好地参与城市管理,让基层街道执法队,更好地服务人民。
市民走进城管基层执法队,便民服务暖人心
开放日现场," 大练兵 " 队列训练、无人机、执法记录仪、防暴头盔,一系列的城管 " 黑科技 " 装备,现场市民纷纷举起手机拍照;专业的执法业务咨询、犬只芯片植入、垃圾分类知识科普,让不少市民对城管业务更加了解。除此之外,有奖竞答、趣味互动游戏、DIY 手绘制作等游戏,也拉近了市民与城管的距离。
▲市民参与现场游戏。
"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一座文明城市应该体现的一种状态。" 家住西丽曙光社区的市民徐先生特意赶来参加开放日,他告诉记者,如今城管执法的力度和效率都比以前好了很多,普通市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感到很有安全感。
遍布全市的各大分会场同样精彩纷呈。在罗湖区的东门街道执法队,一场特别的 " 环保时装秀 " 吸引了许多市民驻足观看;盐田区沙头角街道执法队的 " 垃圾去哪儿 " 亲子互动趣味小游戏,让市民和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龙岗区龙城街道执法队则给市民带来 " 智慧城管 " 的体验活动,展现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协助城管开展工作,科技感十足。
▲市民了解养犬知识。
深圳城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城管将继续创新城管执法勤务模式,持续在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推动城管执法开创新局面。
深圳晚报记者 高灵灵 实习生 陈心彤 通讯员 崔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