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打卡自拍、高档楼盘、停车场抬杆 ……10 月 31 日,以 " 多面体 " 为主题的袁嘉敏、钱舜增两位艺术家联展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的巢美术馆拉开帷幕。两位还在读高中的小艺术家创作的 21 件艺术作品,以油画、摄影、装置、手工等不同艺术形式,对虚拟社交文化、城市高速扩张、信息爆炸等社会现象进行了一次深度思考,给现场观展者带来震撼。
本次画展由小燕画院、巢美术馆共同主办,小燕画院 · 巢执行院长段静怡、巢美术馆执行馆长程念共同策展,卓铭达、梁隽葳、李金涛提供学术指导。
据悉,画展展期 4 天,将持续至 11 月 3 日结束。
把日常片段戏剧化,反思虚拟的社交
走进展厅,两幅名为《Carmen》和《Irene》大型油画扑面而来。这是袁嘉敏和钱舜增为对方创作的互画人像,表现的是日常夸张的戏剧化片段,反思今天虚拟的社交。
▲钱舜增油画作品《Carmen》
▲袁嘉敏油画作品《Irene》
"INS 上充斥着大量的网红打卡自拍,我们找了个洗手间,按照网红的摆拍方式,拿着一些毫无意义的物品进行摆拍,例如手持奶茶炫耀,或是和马桶合影,最后组合成一组朋友圈 9 宫格式的画面。" 袁嘉敏这样阐释这组作品。
▲展览现场
在本次画展策展人之一、小燕画院 · 巢执行院长段静怡看来,《Carmen》和《Irene》这一组作品,集中体现了这次画展的策划初衷。" 在互联网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社交变成了虚拟,娱乐变成了虚拟,二次元扁平文化盛行 …… 但我认为我们的孩子还需要认识世界的另一面,也许是更丰富的一面。" 段静怡告诉记者,策划此次画展,就是希望通过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以及观者的不同视角,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物质生活。
05 后艺术家眼中的社会
画展中的多幅作品,都留下了两位小艺术家 " 寻找真实 " 的痕迹。
钱舜增 2005 年生于美国纽约,5 岁时回到深圳生活。在她眼中,纽约和深圳都是快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钱舜增的油画《猫眼》把家中的三只猫打散重组,创作出一个拥有怪异美感的新角色。" 我们的生活里是不是也充斥着大量的拼贴?我不去评判好坏,但这种存在方式绝对真实。"
▲钱舜增(左)和袁嘉敏两位 "05 后 " 小艺术家
袁嘉敏同样生于 2005 年,从小在蛇口长大,让她对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格外敏感。她的油画作品《LEVEL》给参展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幅画作源于她创作采风时,在附近的某高档楼盘拍摄的照片。" 这栋高级楼盘的广场是一个国际象棋装置,在象棋内部,我用梦幻的彩色填充了过去的蛇口工业区,寓意着 40 年前后蛇口的变化,乃至深圳的变化。" 袁嘉敏说。
▲袁嘉敏油画作品《Level》
引发人们关注 " 城市 " 话题
本次画展也吸引了一批热心城市公共话题的市民、生活在深圳的外国友人前来观展。他们对画作中映射的社会话题尤其感兴趣,开幕式结束后,又与两位小艺术家进行了深度交流。
▲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观展
策展人之一、巢美术馆执行馆长程念告诉记者,作为生活在移民城市的普通人,对 " 城市 " 的关注和思考如影随形。此次画展现场有一件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名为《CITY》,是袁嘉敏和钱舜增共同创作完成,她们从立体主义的思维出发,将城市看作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赋予颜色和图案进行重组和构建。在程念看来," 立体主义 " 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理念,更是当下人们需要认识这个时代的一个切口," 互联网文化只是时代的一个面向,我们需要更多元、更丰富的视角。"
▲展览现场
本次画展由小燕画院、巢美术馆共同主办。小燕画院 40 年来一直努力为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创作思路,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今为了更进一步突破教学内容而延伸出了小燕巢,从空间开始打造,更自主,更多元的氛围;从内容开始丰富,加强探索意识,产品价值意识,创作深入意识。巢美术馆是一座具备当代艺术征集、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并具有学术性、前瞻性的全新文化机构,始终致力于策划和创办以青少年艺术、艺术家、艺术评鉴及艺术领域的原创主题艺术展览馆。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