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01
深晚报道|长在心脏里的“果冻”,差点要了他的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果冻,很多人也许都吃过,它造型可爱、晶莹剔透,口感 Q 弹滑嫩,口味繁多,深受欢迎。但最近,一块特殊的 " 果冻 ",让快递员李亮(化名)踩了一个大坑。原来,一个长得像果冻的肿瘤长在了他的心脏里,差点要了他的命。

李亮回忆,那天晚上十一点多,他接到公司电话,有一批货到了,就回去提货。" 当时感觉那些货特别重,费了好大劲才从车上卸下来装上快递车。" 可当他从一米多高的车上跳下来时,突然感觉双腿有点麻木,不过他没在意,关好车门就开车离开了。

大概行驶了五、六公里,他感觉情况有点不妙,连忙减速、靠边、停车、拉手刹 …… " 当时感觉双腿完全没有知觉,又涨又痛,没办法踩刹车,费了好大劲才把车停好。" 他赶紧给家人打电话,家人把他送到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二院。急诊科医生给他查体,糟糕!李亮股动脉都摸不到脉搏,双下肢缺血!

果不其然,主动脉 CTA 显示,李亮的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的血流居然消失不见,也就是说,供应人体的双下肢血运的主要血管被堵了。这意味着患者的双下肢仅仅靠着一些侧枝血管 " 勉强 " 维持血供,情况非常危险!如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双下肢组织坏死,导致截肢、脏器功能衰竭等,甚至死亡。

凌晨三点,李亮被转入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一院急诊科,心内科主任陈军、心外科副主任罗滨接报后第一时间进行紧急会诊。

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李亮的左心房内有一块长达 7 公分的异常团状物,会随心跳在左心房和右心房 " 游荡 ",心脏二尖瓣口也有部分堵塞,考虑这团状物是 " 黏液瘤 "。不仅如此,检查还发现其大脑右半球供血的头臂动脉也有堵塞,幸好有其他血管 " 协助 " 供血,李亮没有出现大脑缺血症状,而且神志清醒。

专家们仔细评估病情和风险,达成共识,手术分两次进行,当务之急是立即取栓,把堵塞的腹主动脉打通。

凌晨五点,李亮被送进了介入手术室,由心外科副主任罗滨和心内科陈巍副主任医师为李亮取血栓。经过手术,血管终于打通,血流恢复了!从取栓导管中抽出的大大小小的胶冻样组织,大的有成人拇指大小。

这些胶冻样组织从哪里来的?医生推断真正的 " 元凶 " 很可能是心脏里的那个肿物。

患者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住了三天,情况稳定。接下来就要摘除那枚心脏中的 " 不定时炸弹 ",打通颈部堵塞的血管。心外科主任董逸飞、副主任罗滨带领团队已做好充足准备。

手术时,开胸、建立体外循环、阻断主动脉,划开心包、右心房、房间隔 …… 胆大心细的医务人员默契配合,像拆弹专家一样,精准操作,一点点把深藏在心脏内那个 " 鸭蛋大 " 的黏液瘤找了出来,切断根部、剥离粘连,小心翼翼地把这枚 " 炸弹 " 完整取了出来!同时打通了堵塞的颈部血管。

术后一周,李亮转入普通病房,可以下床活动了。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回想起发病那天的情景还心有余悸。他说:" 还好手术很成功,不然家里也没救了!"

心外科主任董逸飞、副主任罗滨在查房

那么,黏液瘤什么来头?" 威力 " 如此之大?据悉,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良性心脏肿瘤,可生长于心脏的任何一个腔室,其中以左心房最常见。黏液瘤质地松软易碎,犹如 " 果冻 ",一旦破碎脱落,碎片会随着血液 " 四处作乱 ",引起血管栓塞,跑到脑部就可能引起脑梗,跑到肢体就可能引起肢体缺血坏死,甚至截肢。

黏液瘤如果卡住心脏内的二尖瓣,会阻断心脏内的血液流动,引发昏厥、抽搐,甚至猝死。

" 患上黏液瘤,早期可能无任何不适。李亮可能是由于搬货导致脆弱的黏液瘤发生破碎脱落,碎片堵住了腹主动脉,才引起下肢剧烈疼痛等症状。" 罗滨说," 心脏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量减少活动,以防止可能发生的动脉栓塞及猝死风险,要尽早手术。黏液瘤有复发的倾向,术后应定期复查。"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通讯员 卓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