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南京市玄武区军休四所里,今年 91 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仲群精神矍铄,谈起当年峥嵘岁月仍记忆犹新。" 有一名舍身为人的排长让我印象深刻,当时他的年纪比我小,两条腿被炸断了,把担架让给了别人。最后手还指着北方,也就是祖国的方向!" 李仲群回忆至此,感慨万千。
△李仲群
南方人初到朝鲜,洗脸得先砸个冰窟窿
1951 年 3 月,李仲群徒步走过鸭绿江,在长时间行军后到达前线,从事战地救护工作。
" 我们是南方人,没想到会有那么冷,早晨要洗脸得砸个冰窟窿,毛巾放进去抖一抖,提起来赶紧擦脸,不然毛巾又结冰了。" 李仲群回忆说:" 穿了好多衣服,感觉还是冷。"
粮食、装备、行李 …… 当时车被敌军炸掉,所有东西都要靠战士自己背,行军途中热到出汗,部队停下来又冷到发抖。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大家依然勇猛进攻,李仲群说:" 我们是为自由、为自己的生活而战,是为了保家卫国。"
由于环境艰苦,李仲群的身体不适应,刚到朝鲜就拉肚子、发高烧,但他却没有放弃上前线的机会,一直在坚持。当年的执着也留下了病根,如今南京的晴好天气里,李仲群在屋子里也总感觉有凉意,不够暖和。
△李仲群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获得的徽章
舍己为人的年轻排长,手指的方向是祖国
与李仲群老兵初次见面,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精神气,眼睛炯炯有神,一点也不似 90 高龄的老人。他说,在战场上,一位接触不到半小时的年轻排长,成了他终身不忘的记忆。
那时候,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结束,传来全线歼敌四万多人的喜讯。就在回撤收尾时,部队遭到敌人的反攻,李仲群等人接到命令紧急运送伤员。" 我们在后山腰的石壁下找到了 5 名伤员,检查发现没有一个人是轻伤。一个左胳膊被打断;一个右脚踝被炸伤,瘀血肿得像个大面包;一个头部被汽油弹烧伤,眼睛已失明;一个腹部被打穿;还有一位排长的两条腿都被炸断。" 李仲群说,情况紧急,当时决定让断胳膊的人牵着眼睛失明的人,让脚踝伤员扶着担架走,因为一副担架无论如何抬不了两个重伤员。
山下枪炮声骤然激烈,几发炮弹越过头顶,敌机在公路上轮番扫射 …… 撤退迫在眉睫,一名腹部被打穿的战士说:" 你们为我带个口信,我是重庆市巴县人,姓黄,家里仅剩祖母,请告诉她老人家,孙儿为国尽忠了!" 这时,两条腿都被炸断的排长从担架上强撑起上身,对腹部被打穿受伤的战士说:" 用这担架抬你走。" 李仲群回忆说:" 他说得那么平静从容,但谁都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腹部受伤的战士连忙推让,排长说‘你既然认我是排长,这就是命令。’那时我们才发现他们也是素昧相识,不是一个连队的。"
李仲群说:" 我那时 21 岁,这名排长比我还年轻。当时下面的路不能走了,排长的手一直指着北方,他是在告诉我们,北方是祖国的方向!"
排长只留下了一本笔记本,首页上工整地写着:" 祖国——我的母亲。" 而下边单位代号和姓名,却被血污浸染得一片紫黑,已经辨认不清。" 当年撤离时,排长向我们要了一把枪,我时常想后来他怎么样了 ……" 李仲群短暂地沉默了。
寄语当代青年:最伟大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
60 多年过去了,李仲群已年过九旬,却从未忘记那位排长。他说:" 每个人心里有祖国,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大一定会发展。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是一个人最主要的情感。最伟大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爱!"。
△李仲群的书法作品
文艺兵出身的李仲群,唱歌、跳舞、书法、写剧本样样精通。如今,他还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写下 " 七十年前保家国,人民最爱志愿军 "" 抗美援朝,卫国保家,打出军威,崛起中华 "…… 采访后,李老理了理军装,做了几个芭蕾舞的动作。每一个动作精神有力,气质犹存。
△李仲群的书法作品
人物名片李仲群,91 岁,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歌舞团创作员。1949 年参军,1951 年 3 月参加抗美援朝,是 12 军 34 师文工队队员,现任玄武区军休四所第一党支部宣传委员。在抗美援朝期间曾获得朝鲜授予志愿军军功奖章两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赠 " 和平万岁 " 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曾立三等功一次,主编抗美援朝回忆录《烽火青春》。
通讯员 李影 周泳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卢河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