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1 日 -11 月 1 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和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 " 第四届亚洲医学人文菁英训练营 " 在中山七院学术厅举行。本次训练营以 " 生命教育与安宁疗护 " 为主题,来自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广州大学以及深圳本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教育与安宁疗护中的重要议题进行讨论。本次大会还开通了全国线上直播,在线观看直播人数达到 13.4 万人次。
▲大会合影。
安宁疗护工作是落实人类生命全周期关怀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民生事业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安宁疗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中国每年大约有 750 万人死亡,其中 80% 需要安宁疗护,然而目前的医疗条件仅能满足 0.3% 患者此方面的需求。因此,安宁疗护的研究和实践迫在眉睫。
会上,专家们围绕安宁疗护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刻阐述和积极探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名誉理事长、创会秘书长罗冀兰介绍了世界安宁疗护理念的起源和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深圳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孙美华介绍了深圳目前开展安宁疗护的 " 深圳模式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与大家深刻探讨了 " 我们将如何老去 " 的命题;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刘谦教授从人类学的角度将 " 临终与离世 " 的话题细细剖析;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介绍了我国安宁疗护的关怀拓展;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以中山七院安宁疗护工作为例,介绍了大型综合医院安宁疗护工作理念与实践。
会上,我国社会学界、人类学界、医学人文界、护理界、社会医学界等多学科领域的顶级专家们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安宁疗护的理论与实践,让学员们清晰地了解安宁疗护对于我国医疗、社会与经济方面的价值,为社会各界从事安宁疗护的人士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
▲中山七院安宁疗护模式。
据了解,2019 年 4 月,中山七院正式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致力打造公立三级医院安宁疗护模式,积极探索医院 - 社区 - 居家三位一体普惠性安宁疗护深圳模式。中山七院安宁疗护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按科室规划在各病区分别设立数间安宁疗护病房,一方面便于有需要的住院病患转入安宁疗护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对全院医护人员普及安宁疗护理念。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刘畅 臧卢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