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0 月 31 日,"UP 少年 · 益成长——儿童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 " 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举行,为 8 至 14 岁儿童学员开展儿童校园防欺凌主题教育。基于日常学习生活经验,为防止校园欺凌建言献策,并运用主题海报的形式倡导 " 对校园暴力说不 "。
▲互动游戏引入校园欺凌概念。
聚焦儿童校园安全
据了解,这是由深圳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深圳市福彩公益金资助,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开展的 " 童创未来深圳市儿童参与机制化建设项目 " 最后一期课程。在专业导师引导下,带领 20 位 8-14 岁的儿童学员聚焦儿童校园安全,通过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不同的视角引导儿童关注校园欺凌,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健康安全成长。
本次学堂从儿童熟悉的经典动画《哆啦 A 梦》切入,展示动画主角 " 大雄 " 所遭受的欺凌,让儿童对于欺凌行为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过程中,逐步引导孩子们思考欺凌的形式、玩闹与欺凌的边界、遭受欺凌的原因及构成欺凌行为的人物角色。
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总结出肢体欺凌、言语欺凌、社交欺凌与网络欺凌四大欺凌形式。在 " 墙上角色大搜索 " 环节中,思考动画角色中 " 胖虎 "、" 大雄 " 与 " 哆啦 A 梦 " 作为欺凌者、受害者与反校园欺凌者的人物个性,得出欺凌行为中共有欺凌者、受害者、反校园欺凌者、局外人、附和者等角色参与的结论。
活动尾声,导师通过剪贴画的形式引导学员结合校园欺凌主题,用色彩、图片呈现防欺凌行动作品,学员们发挥奇思妙想,拼贴出心中的和谐校园。
▲学员们防欺凌行动的作品呈现。
为儿童提供参与城市治理和发声的平台
" 我们以后要做反对校园欺凌者 "、" 不能对暴力行为视而不见。"…… 学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作为儿童友好倡导者的学员们也承诺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主动地向身边的同学科普《未成年人保护法》内容,倡导 " 守护校园安全一同行动、反对校园欺凌从我做起 "。
儿童公益学堂自开展以来,始终聚焦儿童全人发展,致力于通过项目式学习(PBL)的方式,为深圳市儿童搭建的启蒙公益意识、学习公益知识、践行公益理念的平台,支持儿童参与城市治理,从儿童视角推动公益创新和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此次修订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和时代特点,着力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切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迫切需求,与《民法典》《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的修订制定做了紧密的衔接,吸纳了近年来国家发布的涉及监护、学生欺凌、校园安全、网络保护等一系列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法规规章的最新理念与探索成果。
" 我们相信儿童才是儿童问题的专家、儿童也是儿童需要最佳的表达者。" 深圳妇儿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持续搭建儿童参与城市治理的平台,提升儿童对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兴趣和关注,在导师助力下持续提升儿童的综合能力,一同为儿童友好友好型城市建设助力。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