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04
深晚报道 | 22年帮扶如一日 福田区助力和平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方壮芳 通讯员 福宣)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近日,福田区委书记郑红波等一行深入河源市和平县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走访了 " 福和直通车 " 线下展示平台、和平县图书馆及文化馆、华强中学、阳明镇梅径村等地,察实情、问民需,扎实调研和平县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发展、基层党建等情况,见证和平县上城幼儿园项目资金捐赠仪式。

福田和平的 " 世纪情缘 "

从 1998 年至今,22 年的时间,数百名福田干部职工相继来到和平,做了大量扎实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推动和平的经济、文化、教育、民生事业发展。多年来,福田区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对口帮扶工作,福和产业转移园、福和大道、福和高级中学、华强中学、福和小学、福和幼儿园、福和文体广场、县人民医院新院等一批合作共建项目相继建成使用," 福和 " 元素深入民心,这些都是 " 世纪情缘,福和情深 " 的最好见证。目前,福田对口帮扶的 38 个省定贫困村均已达到退出标准,1802 户 5692 人全部脱贫。

产业扶贫带动村民经济增长

在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如今已经大变样,由原来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相对贫困村,一跃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福田区帮扶干部们按照按照 " 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 " 的产业帮扶思路,通过 " 公司 + 农户 + 基地 " 的模式,结合该村有 40 多户养 " 温氏鸡 ",能人多、条件好的特点,已经整合 20 亩以上土地建设高效现代养殖基地,推动梅径村和阳明镇其他 2 个省定贫困村产业基地项目落地。

就业扶贫改善民生幸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福和双到产业基地,福和醒狮文化创意园就解决了 70 多户家庭共 200 余人的就业,同时不断推广着和平手札醒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 年,在福田区对口帮扶单位及县相关职能局的共同努力下,和平县林寨镇楼镇村成立了醒狮文化公司,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入股,成为 " 撬动 " 脱贫攻坚的有力 " 支点 "。

消费扶贫让特产走出和平

福田区驻和平工作组敢闯敢试,培育了 " 福和直通车 " 消费扶贫平台,于 2019 年 10 月底正式上线运营,一头连着贫困地区,一头连着广阔市场。同时,该平台还在全国首创消费返还模式,将通过各村专属端口消费扶贫总金额的 10% 返还给对应帮扶贫困村,直接增加村集体收入,打造贫困村 " 产业基金 "。截至 2020 年 9 月,该平台共计销售订单 3089 万元,现以市场化行为不断巩固福田对口帮扶成效,探索出了一条消费扶贫的长效机制。

教育扶贫为未来奠定基础

2019 年 9 月,福田和平两地教育部门签订了《教育对口帮扶框架协议(2019~2021)》。至今,福田共选派了两批 25 名优秀教师到和平支教,亦推荐了 41 名和平的校长、骨干教师到福田跟班学习。福田还尤为注重文化帮扶,协助建设了和平县图书馆、和平文化馆等设施,捐赠图书超过 7 万册。在各镇各村,广场舞舞蹈队相继成立,村级图书馆、妇女儿童之家等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充实着和平的文化资源。

" 四个聚焦 " 巩固扶贫成果

对于如何做到 "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福田区提出了 " 四个聚焦 " 工作方法,继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郑红波在福田派驻和平干部座谈会上谈到,福田区的各级干部要拿出深圳中心城区干部应有的担当作为,在脱贫攻坚战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优化资金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圆满完成 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任务目标。

相关标签

脱贫攻坚 和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