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04
“早安,打工人!”南京这位交通志愿者大叔问候语已更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侯天卉 江楠 / 文 顾闻 / 摄)" 早安,打工人!""3、2、1,ready?Go!" 一顶小红帽,一件红马甲,一面小红旗,外加手套和小口哨,56 岁的交通志愿者宋以平用满满元气迎接着每一个 " 打工人 "。

11 月 4 日早上 7 点,南京的早高峰刚刚开始,现代快报记者在鼓楼广场北京西路路口,见到了正在 " 指挥交通 " 的宋以平。为了维护这里的交通秩序,每天 5 点起床,10 年来风雨无阻。

△正在指挥交通的宋以平

一声声问候,温暖 " 打工人 " 的上班路

" 来啦,早上好!" 宋以平的声音有些沙哑," 降温了,昨晚感冒了,今天嗓子有些哑,不好意思啊!" 戴着口罩的宋师傅略显腼腆地说。

11 月的南京阳光明媚,但早上 7 点的气温还是让人冷不丁地打着哆嗦,不过身体的不适和寒冷,并没有影响到宋以平的工作热情。"Hi,早上好呀,有人右转吗?" 身穿红马甲的宋以平在北京西路路口忙得不亦乐乎,一边冲着骑车人 " 唠唠叨叨 ",一边用手势 " 指挥 " 着行人。

" 嘟嘟,嘟—— " 红灯亮起的瞬间,宋以平一个健步跨上停止线,张开双臂,吹响哨子,站在白色的停止线上请行人等待。58 秒后,绿灯即将亮起,宋以平的嘴里又开始了新的 " 叨叨 ":" 大家做好准备,听我口令,3,2,1,Go!早安,打工人!" 出发前,骑车人点头和老宋道了别,继续踏上上班路。

" 上班路上就靠着志愿者这两声吆喝提神了。" 每天都要骑车路过这段路的小江说,冬天一大早就出门又冷又困。每到这个路口,听见爽朗的指挥声和亲切的问候声,一天的元气好像就这样被点燃了。" 看到师傅笑着打招呼,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心。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师傅姓什么叫什么,但是真的想谢谢他。"

鼓楼广场北京西路路口的红绿灯,每分钟变换 1 次,从 7 点到 9 点,2 个小时,120 分钟,类似的早安问候,宋以平每天要喊上近百次。这一声声的问候,拉近了彼此的心,让 " 打工人 " 的上班路元气满满。

行人最多,秩序也是最井然的

鼓楼广场一带的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直很大。早上 7 点至 9 点的上班高峰期内,等待的行人把本就不宽的路口塞得满满当当。记者看见,鼓楼广场的 5 个路口都有正在执勤的志愿者,他们大都已经五六十岁。

" 刚开始我也是和别人一样的指挥方式,打手势、吹哨子,用常规的指挥交通的方式来疏导人流、车流,但可能太生硬,大家配合度不高。" 宋以平说,现在他说的这些看似有些夸张的暖心问候语,都是他精心设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我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愉悦感,让大家主动去配合我的工作,挺好的。"

每天在宋师傅所在的路口,右转拐进北京西路的小马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非机动车道其实有右转通道的,但是因为高峰期人太多,很多右转通道都是被直行等红灯的行人堵住的。" 但是这个志愿者指挥得很好,会把右转通道疏散开,我很快就能通过。" 在小马看来,鼓楼广场的五个路口里,宋师傅的路口行人最多,但秩序井然。

5 点起床,拿着 1000 元的工资,宋师傅坚持了 10 年

在路口的花坛边,记者看见一个有些年头的黑包,里面装着水杯、纸巾等日用物品。" 我家住在栖霞区麒麟镇,需要执勤的话,每天凌晨 5 点多就要赶首班车过来,自然要准备得充分一些才行。" 而这样的生活,宋以平已经过了 10 年。

"1000 块钱!" 宋师傅说起工资,哈哈大笑起来。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0 年,他偶然看见交通文明招募志愿者,就来了。" 这份工作有点累,但我是累并快乐着。能每天护着这些行人平安地离开,安全地上班,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这些年来,宋师傅的志愿者工作不仅影响着过往的路人,连 6 岁的小孙女儿也成了小小交通指挥员。" 我回家有时候会跟她说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现在她会模仿我的动作,跟班里的小朋友们说,‘这是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哦。’ " 说起小孙女,宋以平满是骄傲," 她奶奶带她出门的时候,她还会拉住奶奶的手,跟她强调,要听爷爷的话,不能闯红灯。

早上 9 点,结束了两个小时的执勤,宋师傅和同事交接了工作,脱下红马甲,坐在鼓楼公园前的长椅上短暂休整片刻。" 我现在是有粉丝团的,上至 70 多岁的老年人,下至还在上小学的小朋友,只要是认识我的,都会跟我打招呼的。" 说起这些 " 粉丝 ",宋以平笑得很满足。

相关标签

志愿者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