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08
常被误以为是肠胃炎,这种肿瘤逐年增加!专家建议:50岁以上要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薛冰艳 董菊 记者 任红娟)神经内分泌肿瘤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病而受到忽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该病发病率逐年增加,也越来越得到医学界重视。2020 年 11 月 6 日至 8 日,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主办,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协办,首届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南京)暨金陵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论坛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召开。与会专家提醒,神经内分泌肿瘤起病隐匿,很多时候其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及漏诊,小病灶也可能发生大转移,建议大家注重体检,特别对于 50 岁以上的人群,提倡胃肠镜检查,早期早诊早治。

以为是肠胃炎,一查竟是神经内分泌瘤

胡女士,今年 67 岁,两年前开始出现排便异常,时不时便会拉肚子,一直觉得自己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这类小毛病,因为害怕,也一直没有做胃肠镜检查。今年 5 月病情加重,只要一吃饭,从胃到肚子绞痛,然后喷射状地拉肚子,实在难以忍耐,到江苏省人民医院就诊。结果最终被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

△汤琪云教授授课

江苏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中心、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消化科主任汤琪云教授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个名字对大众来说还比较陌生的,它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一种特殊的肿瘤。" 早些时候它被认为是罕见病,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提高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升,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病不罕见。"

汤琪云教授介绍,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发年龄段是 50-70 岁," 长 " 在消化道比较多见,发生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超过 50%。症状差异非常大,常常表现为非特异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会有肠易激综合征、腹泻、腹胀等症状,容易与胃肠道问题混淆。

需要警惕的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中可表现为 " 小病灶大转移 ",且由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体积较小、症状多变甚至没有症状,诊断十分困难,发现时往往已伴随多部位转移。以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即便是早期患者,也可以发生肝转移,术前确诊难度非常大。

50 岁以上最好进行胃肠镜检查

" 过去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对它的认识不足。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往往要经过三四年时间。"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教授表示,现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这个疾病的认识已经有了进步。首届全国神经内分泌肿瘤高峰论坛的开展,也表明医疗界对这类疾病越来越重视。

△唐金海书记致辞

汤琪云教授表示,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个疾病既不要害怕,也要重视,虽然它的肿瘤特点是全身分布、体积较小、症状无特异性、诊断技术检测复杂,这个治疗有点困难,但是它总体治疗的方法能够手术切除的尽量手术切除,那么如果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诊治涉及到消化、肿瘤、内分泌、影像,还有核医学等 7 个学科,因此综合诊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让病人获得最大的好处。"

因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起病隐匿,很多的时候是通过健康体检,或者是偶然发现的。汤琪云呼吁,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这样的疾病,大家平时要注重体检,特别是我们对于 50 岁以上的人群,提倡胃肠镜检查,早期早诊早治,获得较高的生存质量。

(图片由侯雨萌摄 )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