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08
深晚报道|罗湖区清水河街道:首期10万个垃圾袋发放 百米垃圾分类墙亮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8 日,罗湖区 " 垃圾分类分袋,城市减负减量 " 主题活动现场,一个大型的 " 垃圾袋 " 伫立在清水河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旁,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并参与。

不过,这个身带二维码的 " 垃圾袋 " 除了担任现场 " 人气担当 " 外,它还代表了此次活动中,由深分类平台重磅推出的 " 垃圾分类智慧溯源 " 管理模式。

根据《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原则,完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逐步实行分类计价、计量收费。

为此,罗湖区联合有关机构积极探索创新,于 11 月 8 日正式创新推出 " 垃圾分类智慧溯源 " 管理模式,助力辖区居民做好前端垃圾分类工作。

清水河街道作为罗湖区首个推出该模式的街道,清水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智向记者透露,即日起将陆续向辖区居民发放带二维码的可回收降解分类垃圾袋共计 10 万个,居民通过扫码并填写申领信息后,依托 " 智慧溯源 " 平台,即可建立起与垃圾袋的溯源关系。

社会监督员或执法人员通过扫码,不仅可以对居民投放垃圾袋的分类情况进行评价,还可以就不分类或分类不到位的垃圾袋精准溯源,落实垃圾分类责任到户。

据介绍," 智慧溯源 " 平台是科技引领模式下,对垃圾分类减量的全新探索,期待通过 " 一户一码一平台 ",从垃圾分类工作的前端切入,源头把控,实现 " 精细精准精分类 ",形成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科学高效管理,提升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性和准确性,同时为全市垃圾分类提供新的工作经验借鉴。

此外,活动现场还通过宣传短片的方式,正式介绍了清水河街道最新完工的百米手绘涂鸦墙。

该涂鸦墙位于清水河街道辖区内的金碧路,长 100 余米,原本为一堵破旧、脏污的停车场外墙,清水河街道办将此墙壁作为画布,以垃圾分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进行了创意设计,并邀请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副高级美术教师孙跃民完成手绘、深圳市美术学校学生参与墙绘涂鸦。

11 月 7 日,百米手绘涂鸦墙正式完工,不仅成功迎来新面貌,美化了城区市容市貌,还以新颖靓丽的方式宣传了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成为辖区新晋的创意打卡点。

除了百米手绘涂鸦墙的介绍,宣传片还集中展现了清水河街道近年来关于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方面的成果。据悉,自深圳生活垃圾分类 " 发令枪 " 打响以来,清水河街道全面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执法各项工作常态化,并培育了街道级分类督导队伍,建成了全市第一座街道级垃圾分类减量宣传科普馆。

李智表示,清水河街道力争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的垃圾分类活动很多。最亮眼的清水河垃圾分类科普馆,是全市首个街道级别的场馆,很多罗湖区学生、居民都赶来参观了解,让罗湖区垃圾分类氛围浓郁起来。

据悉,在 10 月份的深圳市环境卫生指数及进步指数得分排名中,清水河街道位列全市第五、全区第一,在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方面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祁觊

相关标签

垃圾分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