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0 日上午,南山区第四届 " 智惠民生 " 微实事大赛暨小社区大舞台 " 聚 · 享 " 第四季助老专业赛区于南山区党群服务中心湾区青年空间正式启动。区民政局代表、街道办事处代表、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两代表一委员、媒体代表等 7 位专家评委与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组成的 20 人大众评委团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精彩角逐。
决赛现场,30 强项目代表从科学的项目设计、卓越的项目成果和专业的团队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展示和全力 PK,最终 " 邻里守望 互助互帮 2.0 版本 "" 社区幸福老人计划——长者拾光嘉年华 "2 个项目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区级总决赛。
先遴选再落地 助老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自 9 月 14 日初赛正式落幕以来,131 强积极开展项目落地工作,助老专业赛区 30 强项目纷纷借助南山区这片肥沃的土地,努力孕育更多香甜肥美的硕果。南山区民政局副局长林伟军为决赛进行致辞,他从老龄事业发展现状、深圳市先行示范民生幸福标杆定位要求、南山养老服务体系等方面侃侃而谈,并勉励现场所有人员,充分发挥专业力量,为破解养老工作的 " 急难险重 " 提供良方,让更多保基本、多元化、创新性的养老服务真正 " 飞入寻常百姓家 ",打造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南山养老先行示范样本,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本场决赛通过 "5+2+1" 模式进行,即 "5 分钟项目 PPT 演讲 +2 分钟专家提问 +1 分钟评委打分 ",重点检视参赛项目与需求匹配情况、落地成效和路演表现等,活动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这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对养老事业规划激情满满、那边鬓角斑白的 "80 后 " 叔叔阿姨将街道、社区养老现状和资源优势如数家珍。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更认真关注,提出不少宝贵而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助力项目的进一步深化开展和模式提炼。
精准聚焦需求 让助老服务绽放 " 南山之光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 ",南山区闻令而动,率先制定《南山区养老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高起点政策创制、高密度需求摸查、高标准服务规范、高素质人才培养,依托智慧化手段深度赋能,做实政府保障基本、居家社区联动、医养协同发展 3 种服务,做细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养老床位 4 级服务设施,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自去年以来,微实事大赛专门设置了助老专业赛区,旨在真正遴选出一批助力南山区养老服务向前发展的优质项目。相比去年,今年的助老专业赛区不仅在项目征集数量上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更在项目设计和实施成效上更上一层楼。助老分赛区 30 强项目更体现了养老事业从 " 老有所养 " 到 " 老有颐养 " 的迈进,老年人心理健康、自救互助、自我价值实现等更多深层次需求被挖掘、被关注,同时连续四届的大赛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源的参与,除了传统的养老机构、社工组织,更吸纳了科研组织、生物医药企业、专业心理、法律等专业机构平台深度参与,充分践行了 "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形势呼唤新作为 " 的发展理念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奋斗目标。
智惠民生 让 " 南山人 " 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发展之路无坦途,看似寻常却奇崛。作为南山区民生服务品牌赛事,2020 年已经是大赛走过的第四个年头,本届微实事大赛按照 " 政府组织 - 群众出卷 - 专业力量参与答卷 - 群众检视成果 " 的工作思路,以社区需求调研为基础,发布社区需求清单,指引参赛主体根据需求清单设计项目,实现民生微实事项目遴选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将评选一批专业水平高、民众需求高、服务效果好的优质服务项目,丰富 " 政府配菜单 ",推动民生服务需求侧与供给侧对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
本届大赛共设置 10 个分赛区,包括 8 个街道分赛区和 1 个助老专业赛区、1 个青年专业赛区,体现了 " 一街道一特色 " 特点和努力发展助老、助青事业的目标,更显南山特色,更贴群众心意。南山区第四届 " 智惠民生 " 微实事大赛暨小社区大舞台 " 聚 · 享 " 第四季共计征集项目 2455 个,相比去年项目征集数量 2281 个,同比增长率为 7.6 %,实现了更广泛深入调动全区参与,完善民生服务新格局的发展目标。
深圳晚报记者 马琳洁 通讯员 赵威 刘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