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11 月 12 日," 诗 · 缘丨致敬大师《掬水月在手》江苏四市联动观影活动暨诗词分享会 " 启动仪式在淮安举行。现场,由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师生带来的诗词吟唱,以不一样的形式向诗词、向叶嘉莹先生致敬:原来,这句诗还可以这么念!
△活动现场
舞台上,一束灯光照在一个女孩身上,她手捧《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 ,翻开叶先生的《咏莲》:" 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这是叶嘉莹先生 16 岁那年的夏天写的诗。读诗的女孩说," ‘如果原是幻,何以度苍生’,我现在有时候想一想也觉得很奇怪,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大概是从小目睹了太多的痛苦和灾难。如果莲花能拯救世人,我愿天下开满普度世人的莲花。" 读这首诗,她感受到了叶老师对人生的思考和求索,就像读到袁枚的《苔》时一样。
音乐老师孙波,带着 12 名五年级学生,现场和大家一起吟唱了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小小一首五言绝句,跨越 300 年而来,言有尽意无穷。稚嫩的童声唱起,伴着老师的吉他声,令每个聆听者心弦为之一颤。一曲终了,台下掌声雷动。
" 诗词是孩子们学习的课程,更将陪伴他们一生。我希望孩子们能像叶嘉莹先生说的那样,从中体验到美和爱。不管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靠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像花一般绽放。" 孙波说。
紧接着,他们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让叶嘉莹先生的《踏莎行 · 烛短宵长》响彻全场:"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
这场文化盛宴,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江苏省电影局、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诗词协会指导,现代快报 + · ZAKER 南京和淮安市文旅集团主办,江苏运河之都文化创意传播有限公司、江苏文脉工作室、凤凰读书会、凤凰书苑、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承办,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李艺蘅 / 文 赵杰 徐洋 王曦 刘畅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