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12
快快评丨不读书就去泔水桶捡面条!恶心换不来真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为治不好好学习的熊孩子,家长们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

有被罚深夜去墓地反思的,有被罚在火车站乞讨的,还有被罚在校门口跪写作业的 ……

近日,一段孩子连连作呕,在泔水桶里捡面条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孩子妈妈说,今天小孩突然不想学习,便让他去干这个。从最脏的活做起才知生活的苦。

有网友拍手称赞 " 这做法绝了 ",孩子肯定牢记。也有网友直摇头,如此极端何必呢?

" 不难受怎么长记性!" 总有些家长认为,惩罚才是教育。只有让孩子做感到害怕或极为不自在的事,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这样,孩子就乖乖听话?认真学习了吗?

在泔水桶捡面条的孩子,此刻内心已被恶心支配,哪有多余的精力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即便事后嘴上说愿意读书,怕只是一种无奈的妥协,不会对学习产生真爱,内心更是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更让人有些纳闷的是,不学习就捞泔水桶。学习怎么就跟劳动成了对立关系。难道不该是浪费食物被罚捞泔水桶,更符合逻辑吗?

学习不辛苦,干活才辛苦。不知不觉在孩子心中,劳动成了卑贱、不好的行为。可学习本就是一种劳动。劳动是光荣的,也是有趣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各有各的辛苦。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其中一条高赞答案是这样的: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 …… 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孩子今天能因为厌恶劳动而学习,明天也会因为厌恶学习去做其它事情。

适当的吃苦有必要。但孩子思想懒惰却让其身体受苦,这样的教育是无用的,达不到启发的目的。教育应从爱出发,兴趣从引导开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谁都不是天生的 " 坏小孩 ",对孩子要包容。每个人都有想偷懒或犯错误的时候,更不用说孩子了。不允许孩子有一分钟的松懈,容不得任何错误,这是不实际的。给孩子空间,给予足够的信任,不吝啬鼓励和表扬,会让他们对学习、对劳动更有信心。

最后,无论做什么,请教会孩子坚持。只有恒心和汗水的捍卫,梦想才能开花。

ZAKER 南京评论员 桃鹿深

相关标签

面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