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12
用杂技语言讲好红色故事,江苏杂技团新剧将于12月首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杜乃彤 记者 姜振军)传统杂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技艺文化如何为内容文化赋能?杂技人能否演好舞台剧?11 月 12 日,由江苏省杂技团创作的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正式发布。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江苏杂技人用传统杂技讲好红色故事,现场精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该剧将于今年 12 月正式上演。

△杂技演员在表演舞台剧

单轮车、叠人墙、侧空翻、钢管倒立、呼啦圈 …… 年轻的演员们身着各种战争年代的服装,做着各种惊险刺激的杂技动作,配上扣人心弦的音乐,这样的独特新颖的演出形式让嘉宾和观众咋舌,现场掌声不断。

△回答记者提问

"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创制,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呼之欲出。" 建湖县文广旅局副局长、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表示,该报告剧以运河船夫的日记为主线,记录了上海文艺青年东青奔赴苏北新四军根据地抗日前线,加入华中鲁艺的亲身经历,串起华中鲁艺 1941 年那段抗战历史。

△杂技演员在表演舞台剧

据了解,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华中局、鲁艺华中分院等均在盐城成立。1941 年,党中央根据形势需要,决定在新四军军部驻地苏北盐城建立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华中鲁艺)。

为迎接 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新四军重建军部 80 周年和鲁艺华中分院建院 80 周年,江苏省杂技团创新思维,独辟蹊径,决定用杂技艺术形式表现我军文艺战士那段特殊的抗战史,以主旋律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相统一为目标,融合时代审美理念,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题材杂技剧为建党百年献礼。

△杂技演员在表演舞台剧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用杂技语言重现了华中鲁艺师生活泼、紧张、艰苦而又快乐的战时学习生活,以及在根据地农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难忘经历,重点讲述了华中鲁艺师生战略转移过程中遭遇日伪扫荡发生的 " 八女投河 " 事件。

" 艺术鼓舞人民斗争,艺术推动时代前进,这也是我们创制这部杂技剧的初心 "《芦苇青青菜花黄》总导演何晓彬说,尝试将杂技本体融入到当今文学艺术载体中,在传统杂技技艺中创造出新的杂技语汇,改变人们对传统杂技的固有印象,努力追求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的深度转变,用传统杂技技艺与红色革命题材嫁接,融汇贯通,创造出好看好听、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一种新的杂技舞台表演样式。

△合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剧是江苏省杂技团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形式讲好中国故事的又一尝试。" 努力让传统杂技融入新时代,与文化同根、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创作出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品力作,是我们的不变追求。" 吴其凯认为。

" 杂技人演舞台剧,真是太精彩了。" 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肖世革看后啧啧称赞,他表示,江苏省杂技团用创新的杂技语汇,深入挖掘鲁艺人青春无悔、誓死如归的革命精神,采用杂技报告剧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用杂技语言讲述红色故事,以强烈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水乡特质为亮点的运河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精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