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13
深晚报道|难得一见!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展“传承之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中国历代古籍记载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近日,"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展(下)" 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开幕,通过此次展览,观众可现场感受古籍善本的文化沉淀和历史厚重,进一步认识、了解古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感悟、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此次展览将持续至 12 月 6 日。

此次展览承接 " 传承之道——深圳博物馆藏史部古籍善本展(上)" 的余绪,甄选史部古籍 124 部(套),侧重史部中别史、杂史、史钞、史论、地理、典章律令、书目类、金石碑刻类等著作的展示 , 以 " 名山事业 "" 禹贡河山 "" 百代典章 "" 艺文见存 "" 金石耀古 " 五个单元,分门别类介绍中国古代史部古籍的相关知识。

多本难得一见的史部古籍善本在本展中亮相。如元刊本《皇朝名臣言行录》,该书由南宋朱熹据碑传、行状、杂史、笔记、文集、传记等所载文献编成,共录宋太祖至宋宁宗间 229 人的字号、里籍、时代、官职、谥法、言行,开断代纪传集之先河;明闵齐伋刻朱、墨、黛三色套印本《战国策》,载录了上起智伯灭范氏(公元前 409 年),止于高渐离以筑击秦皇(公元前 221 年)两百间年史迹;明成化十二年(1476 年)崇藩刻本《贞观政要》,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诤议、奏疏以及政治上的得失等,对研究唐太宗及唐初政治有一定史料价值。

展览还呈现有清乾隆朱丝栏抄《钦定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以康熙《江南通志》为基础,记述江苏、安徽之舆地、食货、学校、武备等内容,附山川等图五十幅;也有元《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本《大元混一方舆胜览》,该书所附地图为今所见现存中国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分省地图集;明嘉靖三年(1524 年)司礼监刊本《文献通考》,书中案语多能贯穿古今,折衷至当,是研究中国古代典章制度之重要史籍;清纪晓岚抄本《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对乾隆四十六年《四库全书》正式入库书 3470 种及存目书 6819 种,各辨其源流,考证异同,评论得失;明万历十六年(1588 年)程士莊泊如斋刻本《宣和博古图》,记录了当时宣和殿所藏古代铜器,考证精详。

展览期间,深圳博物馆还推出别具一格的 " 雕 · 印时光 " 系列活动。市民观众不仅能学习传统雕版印刷技艺的基础知识,还能自己动手刻制雕版并印制成品,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古书之美。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 文 陈玉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