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15
昆剧撞上法国荒诞派戏剧,这出戏毫无违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 / 文 苏蕊 / 摄)昆剧撞上法国荒诞派戏剧,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一对老夫妻,一个不断编织竹篾,一个整日竹篮打水,对着椅子喋喋不休,他们在做什么?11 月 15 日晚,上海昆剧团携优秀新创小剧场实验剧《椅子》来到南京,作为第三届紫金京昆艺术群英会展演剧目,在江南剧院演出。11 月 15 日下午," 我们在艺起 " 国潮 TALK 活动在紫金大戏院举办,剧中主演、上海昆剧团两位梅花奖得主吴双、沈昳丽与观众见面,分享创作心得。

一座无名孤岛上,一对老年夫妇,一个不断编织竹篾,一个整日竹篮打水,两人喋喋不休,但倾诉的对象只有面前的椅子。这天,他们邀请了所有人,并热烈期盼着一位将带来有关人生意义的客人。等待的过程中,他们 " 见 " 到了故友、初恋、孩子、皇帝等。最后,一位客人姗姗来迟,可这位好不容易到来的客人却是个哑巴 …… 该剧改编自荒诞派戏剧之父、法国剧作家尤金 · 尤内斯库的同名代表作,在保留原著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命运叩问的现代精神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与昆剧化的全新创作。

" 我们在艺起 " 国潮 TALK 活动现场,一位曾看过《椅子》的戏迷说,他认为这是一部很抽象的昆剧," 每一个意象,都要看自己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要一直打水,为什么要一直编竹篮,为什么要等人 ……"

吴双认为,这种 " 抽象 ",和尤内斯库的原著有关。荒诞当中,有不荒诞的东西存在。昆剧《椅子》尽可能地保存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包括台词等,以昆剧的唱念做表去塑造。他介绍,将国外的戏剧作品转换为中国戏曲,国内早有尝试," 从文本的角度,就是要把长篇大套的、第一次读起来不知其所以然的句子,转换成舞台上的昆剧舞台的语言。

沈昳丽说,《椅子》的创作,经历了很多打磨,从 " 一桌二椅 " 开始,又觉得应该做一点别的创意,也曾经想过不用椅子,改用蒲团代表椅子。" 实验剧场的空间就在于此,需要反反复复地论证,不像传承的剧目。"

" 如何保护好昆剧,也不破坏尤内斯库的剧作,这次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 吴双说。沈昳丽也认为,对于传统的昆剧,在继承中应该有所创新,创新里也带有继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