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0-11-16
“碧玉螺”亮相!太湖水域又添新地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昨天(15 日)带大家一起去看了

太湖隧道南泉段的新进展

而另一边

太湖隧道马山段建设

也正在热火朝天地推进中

今天(16 日)

马山段又迎来了

重 大 节 点

马山段湖中第一仓顺利回水

恢复太湖湖面面积 76451 平方米

回水量 25 万立方米

至此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

实现全部陆岛通道转换

随着此次回水的完成

隧道也进入了

全新的施工阶段

当前,隧道已完成底板 8.37 公里、顶板 6.31 公里、侧墙 7.5 公里。

此次回水后,隧道将完全 " 藏 " 在湖底之下,隧道施工区域将不与陆地衔接,进入全新的施工阶段,形成 " 湖中岛 " 施工的场景。

震撼航拍来了

感受一下

恢复生态,颜值 " 保鲜 "

作为目前国内在建的

最长水下隧道

太湖隧道主体工程

穿越太湖及其风景名胜区

其中马山段施工陆域

紧邻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拥有 42 公里风景优美的湖岸线

森林覆盖率高达 70%

施工水域是太湖渔民的传统养殖作业区

如何让太湖 " 颜值 " 保鲜

成为隧道施工的一项重要 " 课题 "

"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为守护太湖 " 水美 "、" 鱼虾肥 " 的美名,省交通工程建设局苏锡常南部高速建设指挥部联合设计、施工及科研等多家单位坚持绿色环保理念,积极打造绿色太湖隧道工程。

在施工组织上,隧道采取了 " 四仓流水作业 " 模式的堰筑法施工,从岸边向湖中逐段分仓推进,减少由于围堰阻隔对区域内水的流动性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钢板桩围堰封闭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悬浮物的扩散,同时打桩均在钢护筒里进行,缩小噪音辐射面。在施工设备上,施工船舶的含油机舱水以及机修污水均采用船舶自备的污水处理装置,达标后予以排放。

在恢复生态上,指挥部每年初开展 " 聚焦高质量,共享太湖美 " 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鳊鱼、鳙鱼、鲢鱼等鱼苗 42 吨,螺蛳、河蚬等底栖动物 20 吨,为太湖注入新生力量。

此外,施工单位自发组织志愿者清除太湖水域及周边社区的白色垃圾,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水上风亭 " 碧玉螺 "

呼之欲出

" 太湖西岸景萧疏,竹外山旋碧玉螺 "

结合太湖水天一色、延绵无边的

山水轮廓

取鱼米之乡太湖

螺蛳的旋绕之型

碧玉螺造型的风亭

也 " 浮 " 出了水面,呼之欲出

作为隧道马山侧的出风口,风亭设计为钢结构碧玉螺造型,主体为钢管桁架结构,通过钢管桁架悬挑结构外侧幕墙,自然勾勒出流转般的构造形体,犹如旋绕的 " 碧玉螺 " 一般,同时呼应南泉侧 " 画舫 " 造型的风亭,将风亭完美的呈现在翠林绿波之间,成为太湖水域又一新地标。

" 碧玉螺 " 中间为三层圆形桁架结构,结构将隧道通风及排风口包围在内侧,该结构通过螺栓预埋锚固在隧道顶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高度约 43.5 米,最大直径 42.5 米;建筑投影面积为 1401 平方悬挑结构采用圆管桁架,悬挑最大长度 12.6 米;主体钢桁架结构重约 1580 吨。

外侧悬挂幕墙采用框架式龙骨结构,桁架采用圆管,龙骨采用方钢管,幕墙钢结构重约 149.3 吨;飘带采用 3mm 厚氟碳喷涂大红色铝板,螺旋飘带总长度约 426 米,铝板飘带高度 5.046 米,厚度 1.1 米,铝板面积约 5228 平方米。

十里明珠堤恢复

隧道向明年通车迈进

此外

随着太湖隧道施工的推进

十里明珠堤

已经恢复通车

下阶段,项目将明确施工工序,合理进行围堰内、外施工平面布置,做好隧道内照明、通风及消防设施的安装,重点推进主体工程施工,逐步开展路面、机电及附属工程施工,预计明年年底完成建设任务。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