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18
深晚报道|78岁老人重新行走自如!深圳医生帮她“解锁”走路这件小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杨婆婆已近耄耋之年,因为腰椎管狭窄,腰腿疼痛、走路无力一直深深困扰着她的生活。近日,杨婆婆辗转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病科求医,经过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自己就能行走自如,拐杖、轮椅都不用了,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术后阿婆能自己行走。

老人 20 年来走路靠拐杖,出门靠轮椅

78 岁的杨婆婆来自贵州,家庭圆满,子孙满堂。40 多年前,杨婆婆便患上了腰痛病,因 " 反复腰痛 " 在多家医院反复保守治疗,没有明显效果。58 岁那年,杨婆婆的症状加重,不但腰痛,腿也开始疼,每次走上几十米,双腿就疼痛无力,必须休息一会才能继续走。

老人上了年纪,走路走不远,腿疼、腿酸、腿无力,腿间歇性 " 罢工 ",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 " 间歇性跛行 ",而腰椎管狭窄是引起间歇性跛行的最常见因素。被确诊为 " 腰椎管狭窄症 " 后,医生建议杨婆婆手术。一想到在腰椎上动手术,杨婆婆很是害怕。从此,花甲之年的杨婆婆便拄上了一种专门为老年人特制的拐杖,拐杖的上方有个小座椅,走几十米腿疼了、累了,她就把拐杖一撑,坐下来休息一会再走。

可杨婆婆下肢疼痛的症状逐渐加重,能走的距离越来越短,就连在自家客厅都需要靠扶板凳挪步。为了生活方便,孝顺的子女给杨婆婆买了辆电动轮椅。之后,家人又四处寻医,老人在一家医院做了腰椎微创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了,躺在床上都痛不欲生,根本不能下地。

儿女见母亲如此痛苦,更是心急如焚,联系到了深圳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病科陶惠人教授。陶惠人教授仔细为杨婆婆查体、读片,确诊杨婆婆为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椎管狭窄严重,神经受压非常严重,微创手术是无法解除杨婆婆的腰椎管狭窄和神经压迫的,想要解决问题,需要对腰椎管 " 大改造 ",来一套彻底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手术 " 组合拳 "。

阿婆 " 坐着进来 "" 走着出去 "

为杨婆婆制定好手术方案后,陶惠人教授主刀,林海涛副主任医师、柯泽楷住院医师以及团队其他医生、护士共同为杨婆婆的手术保驾护航。手术进行了三个半小时,从手术室送回到病房,杨婆婆就明显感觉到腰腿痛缓解了。术后第三天,杨婆婆顺利下床行走活动,腰不痛了,腿不痛了,身子也不歪了。

术后 5 天,杨婆婆生活完全自理了。不用扶着拐杖走,更不用坐电动轮椅,杨婆婆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她在各个病房间来来回回走,开心的和病友们合影。" 买的时候挺贵的电动轮椅,我再也用不着了,送人了!" 回想自己近 20 年来从拄拐到坐轮椅,没想到快 80 岁了却又能重新稳稳走路。

陶惠人教授提醒,老年人走走停停,要警惕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是引起腰腿疼痛的最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好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特点是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所不同,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多数患者随着年纪的增加、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加重,腰腿疼痛的症状往往逐渐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而对于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往往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林海涛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很多老年患者默认了 " 人老腿先衰 ",或者出于对手术的不了解和害怕,许多老年人即使已经有了症状,还是会隐忍多年,或者选择保守治疗,但往往效果欠佳。而在漫长的保守治疗期间,老人的生活质量往往被严重影响。如果腰椎管狭窄严重,症状已经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保守治疗无效,还是建议早期手术,缓解腰腿疼痛,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医生也会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患者获得满意的、优良的治疗效果。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林海涛 杨柳

相关标签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