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21
这个专业委员会落户南京, 为转移性肝癌病人护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符爱东 杨闵怡 记者 梅书华 文 / 摄)11 月 21 日,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举行。这标志着该专业委员会正式落户南京。该专业委员会主委杨家和教授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对待转移性肝癌病人,多学科合作,一体化治疗,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痛苦。未来,专业委员会将加大科研与交流,为转移性肝癌病人护航。

当天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和南京市江宁区副区长伏进进 , 共同为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转移性肝癌专业委员会揭牌。据悉,该专业委员会由上海东方肝胆医院、江宁医院特聘专家杨家和教授担任主委,旨在推动转移性肝癌治疗的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交流,提升我国转移性肝癌的诊治水平。

△陈孝平院士

" 恶性肿瘤病人发生全身转移的几率是 80%,转移到肝脏的占到 50%,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杨家和说。他介绍,转移性肿瘤的覆盖面很广,比如胃癌出现肝转移,既有胃癌,又有肝癌。所以要多学科合作,一体化治疗,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记者了解到,杨家和加盟南京市江宁医院以来,许多省内外病人慕名前来就诊,他已在该院开展上百例肝胆相关复杂疑难手术。

揭牌仪式后,陈孝平院士与该院肝胆胰外科专家陈信浩及其手术团队联手为一名高龄十二指肠肿瘤病人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现场演示了陈氏胰肠吻合技术。该技术新颖独特,易于推广,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病人术后胰瘘的发生率,极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病人的家属表示,他们是了解到了这种技术,特意从黑龙江哈尔滨赶来治疗。

据了解,陈氏胰肠吻合技术为陈孝平院士所创制,最早于 1995 年提出。陈氏胰肠吻合技术具备三大优点,第一是简单,缝合方法十分简单,一种方法是间断缝合,一针一针缝。另一种方法是连续缝,一根线一直缝到底,整个缝合下来就一根线;第二是牢靠,这个方法就像家具用到的铆钉,固定后十分牢靠;第三,是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适应的疾病范围很广,比如胰腺癌等,陈氏胰肠吻合技术可以将这一范围内的肿瘤手术的安全问题解决,这是该技术的意义所在。" 陈孝平院士说。

江宁医院党委书记丁政教授介绍,医院尤其注重与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快人才引进,建设重点科室和专科,探索和研究重点病种的诊疗手段。随着该专业委员会在医院的落地生根,各地各类专家的频繁交流学习,必将推动医研水平的提高,普惠更多病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