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21
深晚报道|义跑+义诊!癌症防治公益行动 “希望马拉松”在深圳开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1 日,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二届希望马拉松(深圳行)在深圳开启,本届希望马拉松以 " 健康生活,为爱奔跑 " 为主题,通过线上 + 线下义跑的形式,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义跑活动助力加油。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出席了活动。

▲龙岗大运中心会场鸣笛起跑

希望马拉松"线上 + 线下"第三年为爱奔跑

据介绍," 希望马拉松——为癌症患者及癌症防治研究募捐义跑 " 是国内最具规模的抗癌公益活动,发源于北京。北京 " 希望马拉松 " 已经成功举办了 22 届。自 2017 年开始,这项公益义跑逐渐拓展到全国 18 个省、巿,先后有 30 余万热心人士参与,共募集善款千余万元,所筹款项统一纳入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管理,用于帮助癌症贫困患者,支持癌症防治研究事业,扶助全国 9 个省份的贫困癌症患者近千人次,共资助癌症防治研究课题 960 余项,其中一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临床,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深圳湾运动公园开跑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深圳医院党委书记赫捷在致辞中表示,2020 年是抗击新冠疫情的一年,在党和国家统一领导,全国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全体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希望马拉松如约而至。这项活动不仅仅是一场为爱而跑的盛事,更能唤起大家对肿瘤防治的关注,希望这项公益跑能够为癌症患者带去阳光,带动全社会参与爱心义跑,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共同推进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

今年是希望马拉松第三次在深圳举办,结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线上 + 线下义跑的形式,在大运体育中心、深圳湾运动公园及线上悦跑圈 App 举行,含线上跑报名人数超过 1000 人。

记者了解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是深圳通过 " 三名工程 " 引进的 " 名院 ",截至目前,该院共引进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士胸部肿瘤创新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肿瘤放射治疗团队等 10 个 " 三名工程 " 团队,涉及领域含胸外科、放疗、麻醉、妇科、病理、检验、内镜、胃肠、头颈、肝胆肿瘤等。此次 " 希望马拉松 "(深圳行)除了义跑环节,活动现场设置由此十个 " 三名工程 " 团队匠心打造的科普展区。

15个专科28名专家义诊惠民

义跑的同时,公益义诊活动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的门诊大厅开始。此次活动,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的首次大型义诊,15 个科室积极响应,派出的 28 位义诊专家阵容之强,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全国性学术组织主委和副主委。部分义诊专家,中国肿瘤防治界的 " 大咖 " 在北京都是一号难求,特需门诊号都得排队一两个月才能轮到。

不少患者和家属带着各种检查资料和病例,请专家们给予进一步诊治的建议和意见,均得到耐心解答。不仅深圳肿瘤患者不用再跑北上广,而且珠三角、华南地区患者还可到深圳就近求医;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化癌症治疗手段全部配齐;2 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全天候运转,PET/CT 的正式启用、特需门诊、日间化疗病房的逐步开放,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一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将在今年底封顶,到明年将有 10 台直线加速器投入使用;深圳市质子肿瘤治疗中心也在稳步推进,不到两年完成从 " 短板 " 到 " 优势 " 的转变,得益于深圳有了肿瘤诊治 " 国家队 " 提供的强力支撑。

▲义诊现场

据该院院长王绿化介绍,在赫捷院士的引领下,凭借 " 一院两区 " 发展模式的优势,医院在医、教、研、防、管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三年来,医院的门诊量、出入院患者人次、手术量、床位使用率等指标大幅递增,现开设科室 27 个、住院病区 22 个,单日住院病人数突破 850 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一期规划床位 800 张,目前超负荷开放到 957 张,床位使用率达 83%,初步满足深圳及周边市民看肿瘤大病不出深圳的迫切需求,有效缓解深圳市肿瘤患者 " 看病难 " 的民生痛点。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钟慧红 王平

相关标签

马拉松 癌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