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第四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展厅中,现场播放的一件影像作品《深圳一日 24 小时——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 24 小时延时记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这是一件三分钟的延时摄影方式拍成的视频作品,片中从高处俯瞰环视深圳,灯火阑珊,风景瑰丽,天空中风云际会彩霞飞动,路上的行人⻋辆闪烁而过,《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走向复兴》等旋律起伏交响,激动人心,深圳的光荣与梦想尽在其中 …… 观众凝视画面,如身临其境。
这正是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谢军在今年 8 月 26 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的日子,从 0 点到 24 点连续 24 个小时创作的作品。当天,他在皇庭中心大厦的楼顶用 6 台机器 360 度全景拍摄完成了这件作品。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 6 月份开始,谢军就开始构思创作一个深圳 40 周年的作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他在思考了很久以后,确定选取用延时摄影方式来拍摄。他觉得这个形式特别契合深圳这种 "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 的核心理念。
从 8 月初开始,谢军就开始做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可能要防高温,避免相机感光器损坏、也有可能要做好防雨装备。而且在 200 多米高的楼顶风很大,相机的稳定性如何保证?针对实际拍摄可能会面临的很多问题,谢军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同时操作多台相机,谢军找了 5 个助手来协助。他们从 25 号下午 4:00 到达拍摄点开始做准备工作,然后再到零点开机,再到 26 号晚上 24 点完成拍摄,整个过程在楼顶呆了 30 个小时。
谢军回忆,8 月 26 号这一天的天气非常的给力,从夜里 0:00 到早上,日出前天空特别晴朗,风比较大。早上在东边出现了非常美的日出,到了中午的时候来了一场暴雨,给画面增加了点缀,到了晚上全城灯光亮起来,他才发现,深圳的夜景美得撼动人心,一幅蓬勃发展的景象。到 26 号晚上 8:00 多的时候,来了一场很大的暴雨,雨雾中灯火阑珊,光束冲向苍穹,漫天灯火交织出瑰丽的风景。暴雨之后,市民中心的灯光秀就开始亮了起来。
谢军介绍说,2020 年 8 月 26 日这一天天象变化丰富多彩,一天 24 小时的日月晨昏,伴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经历了激情与速度、焦虑与彷徨、坚定与不懈,更铭刻了无数幸福美好的瞬间。来者对这个城市投入深情与汗水;开放包容的深圳向创造者和建设者报以丰盛的人生与美丽的家园。四季交替的变奏,收藏了开拓进取的记忆。
这是一个熟悉的城市,这是一个陌生的地方。那不断更迭的城市天际线,起伏着时代的跌宕;那倾泻在高楼与道路上的光照,跃动着无数梦想与机缘;那无声无息的时光飞逝,流淌着欢畅的青春动能。谢军感觉,自己这件作品似乎把特区在 40 周年中经历各种风云变幻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故事完美地呈现了出来。他希望以此来献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40 周年,也激励更多的深圳人为自己的美好追求而努力。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