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1-24
深晚报道|政界、学界和行业顶级专家共话慢病干预管理 促进国民健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9-21 日,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慢性病干预高峰论坛在深圳市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国内政界、学界和行业顶级专家会聚一堂,共话慢病干预管理,促进国民健康。

本次论坛得到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慢病分会、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慢病分会、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慢性病管理分会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价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阳丰教授就全民减盐的科学证据与政策建议专题进行分享,以案例与数据讲述食盐过量导致的慢性疾病,阐述减盐对人民健康的重大作用,倡导国家建立食品元素简化统一标识。

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生物样本资源中心负责人、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李希教授,就心血管疾病的精准防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认识与实践专题分享,从国内外心血管病以及国内各个地区数据对比分析生活习惯不同导致慢性疾病诱发的心血管病状况,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研究数据得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心血管发病诱因的不同,并提出各地区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原广东省卫计委副主任、巡视员、医改专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MPH 导师廖新波教授立足于行业,就后疫情时期大健康发展趋势分析专题进行讲演,探讨了今后国家医疗卫生的重点以及相关政策走向,阐述了人工智能机器在健康行业的前景,告诫行业应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健康行业服务标准,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

三位专家多维度多视角阐述慢性病与人民健康的关系,深入浅出讲解了疾病由治疗向预防转变的健康理念,为参会者提供了丰盛的健康知识,引起听众强烈共鸣。

整个论坛为期 3 天,以一个主论坛和多个专题论坛的形式展示。30 余位来自北京、广州、深圳的专家,就慢性病适宜技术、全民减盐、心血管疾病的精准防控、大健康发展趋势分析、科技创新与健康管理、生物技术应用与慢病康复、健康产业与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与慢病服务等多个主题展开演讲和讨论。

主论坛开展了由华大基因集团冠名的 " 华大火眼 光耀全球 " 高端对话,廖新波教授、武阳丰会长、华大集团首席医学官许四虎博士、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冯铁建、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会长宋平等 5 位专家,围绕新冠疫情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的思考,在现场与听众进行了互动探讨。

会议期间,还专门为深圳本地从事健康产业的企业家开设了 " 慢病干预——深圳之声 " 专场,各大企业代表纷纷发言和提问互动,表明了对大健康产业的热情和信心,并期待能更好地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的平台上一起合作,共同努力,为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提供新动能,做出更多更好的有助于慢病干预的产品,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更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市场需求。

会上,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会长宋平向第二届中国慢性病干预高峰论坛赞助支持单位授牌,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执行会长朱元强分批为 16 家今年新入会的会员单位授牌,深圳市慢性病防治研究会与深圳市维士智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德奇太极文化有限公司等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深圳晚报 记者汪仕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