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11-26
买不到也能自己造!江苏制造撑起抗疫担当的底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0 庚子之春,江苏 2820 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战武汉,战黄石,写下苏鄂情深的佳话。

" 前方缺啥,后方就送啥。" 江苏援湖北医疗卫生队总领队,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邱泽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8000 万父老兄弟,是他们最强有力的后盾;苏企的全力支持,是他们最硬核的底气。

2020 年 11 月 26 日,江苏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一批在抗疫中作出贡献的企业受到表彰。在疫情防控大考前,江苏制造业用使命和担当,写出大义担当的 " 江苏底气 "。

江苏速度:急调生产线,48 小时完成出货的医用物资生产 " 排头兵 "

两个月内,完成了过去 10 年的额温枪产量,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公司(以下简称 " 鱼跃 ")在战疫期间创造的奇迹,这也是江苏企业不讲条件、不计得失的榜样。

△ 鱼跃捐赠的物资 鱼跃供图

1 月 22 日,第一批 DR 设备(数字化 X 射线机)抵达武汉,近百台无创呼吸机发往武汉;2 月 3 日,制氧机、雾化器、呼吸机等价值 200 万元的物资捐赠武汉 7 家定点医院;2 月 4 日," 专机 " 开启空中捐赠速递,百台制氧机落地武汉 …… 据不完全统计,在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鱼跃累计驰援超过 1000 万件医疗物资。

这个春节对于鱼跃家用健康事业群高级总监徐楠轩来说是忙碌的。为了将这一批批救命用的物资输送到抗疫最前线,高强度工作上百天,他记不清打过多少通电话,做过多少次协调。" 大年三十晚上应该就有 200 多个电话吧。"

武汉方舱医院的启用,让鱼跃面临了新的挑战。2 月 15 日,鱼跃收到 100 多台 10L 大容量制氧机的订单。对于鱼跃医疗而言,大容量制氧机不是常规生产,大量出货必须重新调整生产线,费时费力的同时,代价极大。

" 为了保证方舱医院的订单生产,我们紧急把其他规格制氧机全部停产,全力为这 100 多台制氧机做生产。" 徐楠轩和团队调度了工厂全部的人力和物力来保证制氧机的生产,连夜从仓库梳理出物料,然后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抢工生产,仅用 48 小时就实现了出货。2 月 18 日,这批制氧机顺利抵达武汉,为患者带去新的生机。

作为江苏知名医疗设备企业,鱼跃交出的抗疫成绩单,让所有人惊叹。各地驰援武汉的 1.4 万台无创呼吸机中,鱼跃出品超过半数。3 月 21 日到 4 月 29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给鱼跃医疗连发四封感谢信,对其在疫情期间医用物资的保供给予充分肯定。

正是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公司的坚守,11 月 26 日,在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鱼跃被授予 " 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 称号。

△ 航拍火神山医院

江苏力量:" 中国速度 " 背后的江苏制造铁军

江苏制造不仅有高峰,更有高原,很多企业虽不在此次表彰名单上,但同样为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1 月底,在 7000 万 " 云监工 " 的注视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拔地而起," 中国速度 " 的背后,江苏制造铁军功不可没。

建造两山的施工机械 " 叉酱、送高宗、欧尼酱 ",都是来自徐工集团的 " 网红 ";完成电缆供应,按时 " 点亮 " 火神山的,是来自无锡的远东电缆;保障两山防火安全的新型材料,是来自镇江的江苏蓝圈新材料有限公司;确保房间新风、排风量稳定,避免病毒传播的定风量风阀设备,是来自苏州的妥思空调 …… 从医院食堂到 ICU,从建筑器材到医疗器械,苏企的身影随处可见。

△ 疫情期间,徐工机械驰援两山建设 徐工集团供图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接到武汉紧急筹建火神山医院的消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各类施工机械 52 台套开拔武汉,进驻施工现场。对于徐工集团武汉火神山医院援建项目现场负责人、挖掘机经销商王伟来说,2020 年的年夜饭是特别的。" 接到通知的时候,还没能和家人吃上饭,我们的年夜饭,是一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蹲在角落捧着饭盒吃。" 匆匆吃完晚饭,王伟和工友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在火神山,施工进度以秒计算,每个人都是来去匆匆,每个角落都是机械轰鸣。

除了武汉,南京、徐州、北京、深圳、西安、河南、威海,各地 " 小汤山医院 " 建设、应急病房搭建,徐工机械身影随处可见。155 台起重机、94 台混凝土机械、34 台高空作业车和随车起重机、21 台挖掘机 …… 各种机械纷纷开足马力,为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建生命救援通道。

现代快报记者从徐工集团获悉,截至 3 月 20 日,全国累计共有 332 台徐工设备参与抗疫现场作业。此外,徐工集团向国内相关应急管理部门捐赠价值 300 余万元防疫物资,并捐助资金 540 余万元用来支援全国疫情防控工作。

江苏温度:可敬的 " 不务正业 ",苏企不计成本转产为抗疫

" 我们江苏医疗队,最幸福的就是有家乡父老支持,紧缺物资就算市面上买不到,也能有江苏企业造出来!" 这是江苏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里有对家乡的骄傲,有作为江苏人的底气。

2020 年初,在各类医用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大批苏企紧急转产," 跨界 " 医疗物资生产。农药企业红太阳集团紧急改造生产线,生产医用酒精;服装企业红豆、波司登改产防护服;从事汽车织物的常州上市公司旷达科技子公司转产口罩 ……

这样的紧急转产,对于企业来说,牺牲的不仅仅是改造生产线的成本,影响更多的是企业长期的生产计划。在疫情严峻的当时,这样的 " 不务正业 " 可敬可佩。

在江苏大地,除了顶住压力勇于担当的企业,还涌现出了无数个平凡的身影,他们用默默付出,汇聚成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筑起坚不可摧的 " 铜墙铁壁 "。

△ 袁传伟工作照 苏州望亭镇供图

" 我先顶着!" 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6 个日夜,生产线 24 个小时不停工,苏州盈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袁传伟,一个人扛起了一条生产线。

1 月 26 日(大年初二),正在盐城老家过年的袁传伟接到了一份紧急订单—— 200 套发往湖北武汉的消毒器零部件设备。连夜赶回苏州工厂,27 日一早向政府申请复工,袁传伟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

连续 16 天,袁传伟包揽了原本需要 5 名员工协同完成的工序。完成订单后,袁传伟第一时间将产品送往无锡组装,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往火神山医院和湖北疾控中心。

在江苏,袁传伟的事迹不是个例,而是江苏大小企业勇于担当的缩影。2 月 9 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送别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时说," 国家有难,江苏儿女总是冲锋在前。"

风雨见初心,患难见真情。作为经济强省、制造强省、文化强省,江苏企业在疫情大考前不畏不惧,彰显了 " 以实力共担当 " 的精神力量,8000 万江苏儿女与 5000 万湖北儿女一道,书写了 "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 的动人篇章。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侯天卉 陆雨潇 周明 / 文 顾炜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