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9 日,"2020 年国际象棋记忆之中国早期奥林匹克团体赛队员访谈 " 在罗湖阳光酒店举行,曾子林、刘适兰、赵兰、安艳凤、王频、李祖年、梁金荣、叶荣光、吴少彬等人畅所欲言,回忆分享各自的比赛经验和经历。国际象棋奥林匹克团体赛,是国际棋联(FIDE)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团体比赛,也是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国际象棋团体比赛之一,每两年举行一届。
活动由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棋院、罗湖区国际象棋协会承办,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鹏城国际象棋俱乐部有限公司协办。
77 岁的曾子林是成都棋院副院长,他曾担任中国国际象棋教练组副组长和女队主教练,陪伴弟子刘适兰、赵兰一次次向奥赛冠军发起冲击。曾子林说:" 如果从 1980 年中国国际象棋女队冲击奥赛算起,至今已有 40 年。1986 年的奥赛最为很可惜,我们本有希望获第三名,最终因小分屈居第四。"
作为亚洲第一位女子特级大师,现深圳棋院院长刘适兰代表中国参加了 5 次奥赛。1988 年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奥赛,同样因小分之差获得第四名。" 国家荣誉是排在第一位的。" 刘适兰说," 那次奥赛我因为生病,14 盘棋只下了 12 盘,中国队再次无缘第三名。我至今对此感到非常惋惜。"
赵兰表示,当年能够代表国家出国比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 我有一年在国内上半年的选拔赛中排名第五,基本无缘奥赛,但在下半年的全国个人赛我拿到了亚军,就这样我拿到了出战资格。有意思的是,因为能够代表国家参加奥赛,国家队会帮助每个人定制一套价值不菲的西服,我至今记忆犹新。"
来自山西的安艳凤记忆最深的是她曾在奥赛中下过最长的一盘棋,一共下了 14 个小时,中途经历多次封盘,最终弈和。" 我们的对手整体水平比我们高,能够在这场马拉松式的对弈中最终弈和,太不容易。"
1998 年,王频与队友登上了奥赛冠军的领奖台。她说:" 刘适兰、赵兰、安艳凤等前辈是我的偶像,当年我的学棋日记上总有她们的名字。如今我在上海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棋手,包括世界棋后居文君。"
国家男子国象队中,曾代表中国出战的有来自上海的李祖年、广东的梁金荣、浙江的叶荣光、安徽的汪自力以及河南的吴少彬。叶荣光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赛,他印象最深的也是与前苏联棋手的一盘棋," 这盘棋,我局面稍好,对方提和我没同意,最后进入读秒阶段,无奈弈和。赛后一位英国的棋手跟我的对手说,如果我走了一步妙手,他就输定了。事实上,那一手妙招我想到了,还是因为读秒时间紧没有下出来,有些可惜。" 来自上海的李祖年是现场年龄最大的棋手,他曾培养出了王频、倪华等优秀棋手。他说:" 我一辈子都献给了国际象棋,平常教学生之余,烧点小菜,喝点小酒,知足常乐。" 头发有点花白的广东棋手梁金荣,刚从广东省队主教练位置上退任,就投入了国象青少年培训工作中," 我最早入选国家队时,是队里年龄最小的棋手,后来熬成了年龄第二老的棋手。"
年龄最小的吴少彬是从国少队时,就与国家队的大哥们一起学习。" 我亲眼见证了中国国象队的进步和发展,大家非常团结。也正是有了这份团结,中国国象队才有了当下的辉煌。"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郑志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