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网上购物、自助挂号 …… 这些年轻人习以为常的操作,却让很多老年人犯了难。他们其中有不少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搞不明白健康码,跟不上智能时代。为消除信息化社会带来的 " 数字鸿沟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根据老年人特点与需求,坚持智能化服务创新,传统服务升级,让老年群体在社会信息化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智能化服务创新 更便利
自从装了 " 智能安全监护 " 照护系统,家住无锡梁溪区的陆大爷顿觉心安," 现在就算出了什么事,也能有人及时发现 "。基于红外传感器,该系统可对老人室内行为进行识别、分析并第一时间告警。在保护老人隐私的前提下,社区工作人员或家属打开 " 孝心 365" 小程序就能了解老人日常。目前,该系统可处理烟雾检测告警、未关门告警、夜晚外出告警、家中无活动超时告警等 10 种异常事件,实时守护梁溪区 196 户高龄独居老人。
在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 65 户高龄、失能或独居老人家中,都有这样一个 " 爱心呼叫器 "。提起它,东港新村的李大爷赞不绝口。只需轻轻一按,就能自动拨打街道 " 爱心呼叫中心 " 的电话,预约 " 爱心厨房 "" 爱心应急 "" 爱心送医 "" 爱心助洁 "" 爱心关怀 " 服务,真正实现足不出户幸福养老。
" 我老太婆也有手机了 ",今年 84 岁的王奶奶因子女在外务工,已独居多年,虽然身体还硬朗,但不能随时与外界联系是个不小的安全隐患。这款点击 "SOS" 就能一键连接禾康呼叫中心获得应急援助,还有亲情通话、走失定位等功能的养老手机给她带来不少便利,子女也颇为放心。自去年 10 月以来,淮安金湖县近万名 8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配备了这款手机。
传统服务方式升级 更温暖
天气寒冷加上关节炎发作,连云港的王大爷一直未能给新手机换上新的 SIM 卡,通过拨打热线电话,他得知移动针对不便到厅的老年人开通了 " 爱心绿色通道 ",只要代办人提供双方有效证件、授权委托书和服务密码就可以在指定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 太赞了,老爷子终于可以耍他的新手机了 ",到厅半小时后,王大爷的女儿就办好了新 SIM 卡,对移动的人性服务竖起大拇指。
" 姑娘,这个网上支付安全不?"" 姑娘,健康码怎么注册?"…… 在镇江新城社区与镇江移动南徐分局联合开展的智能手机培训班上,老人们争先反馈自己遇到的手机难题。为帮助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移动志愿者会时常在社区、棋牌室、老年大学等地,举办 " 手机课堂 ",面向老年人普及智能手机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演示生活中常见 APP 的下载与使用方法,方便他们尽享网络时代的精彩生活。
家住徐州丰县五门小区的党员郭大爷,退休 28 年,生活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坚持读报了解时事到每天使用学习强国 APP 浏览新闻。针对年纪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移动志愿者会不定期送服务进家,从下载软件到注册信息,从功能使用到操作步骤,耐心讲解直到老人能够流畅使用,助力他们融入信息化社会。
通讯员 王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