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08
深晚报道丨《展翅凌风》作者蔡双荣:两年半拍摄近千张图片,讲述大国基建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的展厅里有这样一组图:巨大的红色风机桨叶占据了三分之二的画幅、7 名施工人员正在对接风机的桨叶与轮毂、即将组装完成的风机在山顶展开两翼横贯了整幅照片 ...... 这组照片是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金奖的获奖作品——《展翅凌风》。

▲ 2018 年 7 月 2 日,漳平市红尖山风电场 18 号机施工现场,风机桨叶组装

2018 年 6 月 6 日,华电福建漳平红尖山 48.4 兆瓦风电场风机安装工程正式开工,《展翅凌风》的作者蔡双荣正是华电集团的一员。他用两年时间,记录了这场大国基建的辉煌历程,以及背后施工人员的精神风貌。

施工现场在海拔 1800 米的山顶,距离蔡双荣所在驻地 40 多公里,施工便道泥泞难行,再加上南方山区寒冷潮湿、雾气弥漫,成为了蔡双荣拍摄中最大的阻碍。两年半的时间里,他穿梭在驻地与山顶间,共拍摄了 10 台机组,近千张照片。

▲ 2020 年 4 月 25 日,漳平市大西岭风电场 15 号机施工现场,风机桨叶整组吊装

在拍摄最初,由于对工艺流程、设备用途并不了解,蔡双荣的拍摄并非一帆风顺,"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拍了好几次,但是收获很少。" 为此,他翻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每一项设备的性能与组装的工艺流程,并与施工人员反复沟通、交流。

蔡双荣的认真得到了施工人员的积极反馈,每次拍摄前,对方都会告知他今日的主要任务。在不断地磨合中,蔡双荣明显感到之后的拍摄进程开始 " 得心应手 "。他将拍好的照片发给施工人员,并为他们合影留念,也因此," 与施工人员都成了朋友。"

▲ 2018 年 6 月 26 日,漳平市红尖山风电场 19 号机施工现场,风机桨叶与轮毂对接

拍摄完成后,近千张图片的选择对于蔡双荣来说也是一个难题," 挑选照片并组合成观众能理解的顺序,花了我很多心思。" 蔡双荣回忆,他根据风机组装的工艺流程,挑选出 10 张桨叶组装照片," 还原了桨叶组装的完整流程。"

12 月 6 日,在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颁奖典礼暨典藏作品展上,蔡双荣凭借这组《展翅凌风》摄影作品获得了典藏金奖。在展览墙上,他看到自己被放大的摄影作品时,感到十分震撼," 最后一张图是用无人机航拍的,‘展翅凌风’的名字也源于最后一张照片。" 蔡双荣介绍。

▲ 2019 年 3 月 17 日,漳平市红尖山风电场 4 号机施工现场,风机桨叶整组吊装

此前,他曾参与过第二届中国图片大赛,彼时他并未获得等级奖。对于此次获得典藏金奖,他表示非常感谢评委的认可," 自己的心思没有白花。" 同时,他也期望中国图片大赛越办越好," 用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见证时代发展,记录时代变迁,谱写更多中国故事。"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

相关标签

基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