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推出 4 个整版《2020 中国品牌论坛》特别报道,其中摘编了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在论坛上的发言。

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下,中国品牌如何主动应变求发展?中国企业如何树起更多 " 金字招牌 ",加快迈向品牌强国?8 日在北京举行的 2020 中国品牌论坛上,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受邀出席分享观点称,茅台将聚力品牌,在 " 双循环 " 新赛道上为 " 中国制造 " 增光添彩,同时建议培育更多大品牌,进一步提升 " 中国制造 " 的生命力,合力推动 " 品牌强国 " 建设。
从博鳌亚洲论坛,到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再到今天的中国品牌论坛,如何融入新发展格局,成为茅台高层近期密集释放的主要观点。
当天,政府主管部门、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 300 余人共聚一堂,以 " 中国自信 品牌力量 " 为主题,开展深层次对话交流。人民日报社从 2015 年起连续 6 年举办中国品牌论坛,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更有力的舆论支持。
抓品质培育大品牌,提升 " 中国制造 " 生命力
品牌记录历史,也见证着时代,茅台亦如是。"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经济一片灰暗,但在逆境之中,不少中国企业仍然表现出色,品牌价值和品牌影响力逆势上扬,成为可贵的亮点与热点。" 李静仁的这一观点,源自国际知名机构 BrandZ 最新发布的 "2020 年最具价值全球品牌 100 强 " 榜单中,上榜的中国品牌从去年的 15 个增加到 17 个,跻身全球第二,合计价值比去年增长 16%。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勾勒了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远景目标。

" 这个目标的制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既指明了方向,也发出了号令。" 李静仁提到了曾经感染国人的一一句口号——建设四个现代化。他说,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们这一代企业从业者,一直受 " 四个现代化 " 所激励,从求学到工作,一起见证并参与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站在 "2035" 这个宏伟背景下讨论品牌与发展,意义非常特殊。
" 跑向新赛道,中国品牌需要抓住趋势创新破局。" 何谓趋势,李静仁分析称,从长远来看,中国正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随着全民小康时代的到来,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这个超大规模市场的活力与潜能。
作为 " 内循环 " 的最大受益者,茅台的成长,绝大部分仍然植根于中国拥有 14 亿人口、4 亿中产阶层的消费市场。面对 " 双循环 " 赛道,茅台建议中国企业需找准定位、厘清趋势,储备更强大的品牌势能,向全球优秀企业学习,同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不断在品牌建设与发展上破解短板与束缚,实现 "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
" 通过培育更多具有跨文化、跨国界影响力的大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的生命力,以创新思维实现创新破局,培育更具穿透力的文化认同感。" 李静仁说。
面对新发展格局,中国品牌都在思考如何融入其中。博鳌亚洲论坛上,茅台提出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培育更好的实力,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则倡导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今天从品牌视角,茅台再次释放观点称,融入新格局,中国品牌需要抓住品质这个根本。对于以传统酿造工艺为核心、以工匠精神为灵魂的茅台而言," 品质 " 永远是发展的生命线。
据介绍," 视质量为生命,酿造世界上最好的美酒 ",已经成为茅台人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并伴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从产品打造,到企业治理,再到品牌塑造,全方位推进企业价值观的自我进化。
李静仁认为,对标打造世界一流,融入新的发展格局,最根本的就是把品质做到极致。" 公众对于茅台品牌的认同,正是来源于对茅台品质的高度信任,从这个层面看,认认真真酿好每一滴酒,就是我们打造品牌最核心的价值观。"
共推 " 品牌强国 " 建设,构建全球一流品牌文化体系
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对中国品牌发展指数全样本企业进行的分析显示,近年来,中国品牌企业的战略履责认识更高、主动履责意识更强、常态履责需求更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主动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
展望 " 十四五 " 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品牌企业和专家普遍认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为企业发展带来宝贵机遇,下一步应持之以恒、稳扎稳打,不断铸就更加强大的品牌实力。
在茅台看来,奔向新未来,中国品牌要成为增进交流的桥梁。"2020 年的新冠疫情,阻断了往来、增加了猜疑。越是这样的时刻,具有亲和力的品牌文化,往往成为增进交流、促进理解、优化氛围的特殊媒介。" 李静仁以可口可乐进入中国、迪斯尼走向世界为例,称残冰消融前,来自企业的品牌互动,往往是理解与互动启动的前奏。
从 1951 年的手工作坊发展成今天全球单品销售收入第一、股票市值第一的烈酒企业,茅台称,一方面汲取了全球众多知名企业的智慧营养,一方面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伙伴方方面面的帮助。" 茅台品牌的成长,离不开外部商业文明,尤其是一流企业在品牌创新上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论坛上,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做强中国品牌,要聚焦实体经济,夯实发展基础,品牌强国建设任重道远,需要中国企业继续努力携手共进。
" 全球一流品牌在长期的发展积淀中,已经构建形成丰富多元的品牌文化体系。这个体系里,来自中国的贡献虽然刚刚起步,但必将成为强化中外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亮点。" 李静仁说," 质量立国、品牌强国 ",是当下中国企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也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走向的重大事业。这份事业的完成,需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共同携手,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着眼于共识与价值的强化。
发言最后,茅台明确表示,无论什么时候,茅台都愿与国内优秀品牌一起,为共同推动 " 品牌强国 " 建设添砖加瓦。
论坛上,中国航天科工、国家电投、中国移动、中粮集团、中车集团、华侨城、格力、伊利、碧桂园、京东等知名企业负责人也分享了各自对中国品牌建设的观点。

来源:茅台时空
编辑 侯川川 / 编审 李枫 / 签发 黄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