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0 日下午,全国首个 " 万元户村 " 罗湖区渔民村村史馆开馆。深圳市、区领导为村史馆揭牌。
这个建筑面积约 278 平方米的展厅,按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图文、场景、视频和交互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展现了渔民村 70 余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渔民村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展示渔民村的时代精神,讴歌了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建设伟大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走进序厅,这里用砂岩浮雕的形式展示了 " 勇立潮头 " 村史展览的主题,大屏幕播放了罗湖区融媒体中心摄制的《乘风破浪再启航》8 分钟渔民村纪实片,全面展示了渔民村的发展历程。
展厅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 " 当家作主—深圳解放渔民上岸 "。主要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渔民村村民上岸定居,集体劳作,在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砥砺前行的历程。
第二部分为 " 共同富裕——全国首个‘万元户村’ "。主要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渔民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勤劳致富,成为万元户村,在改革的道路上阔步前行,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生活日益富足。
第三部分为 " 和谐社区——旧村改造成功典范 "。主要介绍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渔民村为改变因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居住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市区政府的支持下,筹资开展旧城改造,建成花园式住宅小区,实行统一招租,集中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社区。
改造前后渔民村的照片,让我们直观看到了改造前握手楼的恶劣环境和改造后花园式小区优雅幸福环境的鲜明对比,也可以看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渔民村人大胆改革的魄力和勇气。渔民村旧村改造开创了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成功范例,相关经验在《求是》杂志刊发推广。
第四部分为 " 先行示范—新时代新罗湖新渔村 "。主要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渔民村人牢记嘱托,加强党建引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推行股权改革,积极融入和投身双区建设,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再闯新路,努力创建先行示范社区。
在尾厅的大屏幕播放了罗湖形象宣传片,油画《勇立潮头》展示了渔民村在新时代继续勇立潮头的信心和决心。
此外,渔民村还有一个文化长廊,文化长廊浮雕总长 350 米,共 28 幅,玻璃钢材质。按照时间脉络,以渔民村 70 余年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或节点构思场景或故事,以人物群像、场景再现形式和手法,系统展现了渔民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发挥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带领村民脱贫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开创旧村改造范例,实施股权改革,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主动融入大湾区建设,投身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过程。
深圳晚报记者 易芬 通讯员 张欣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