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12
深晚荐读|怀氏虎鸫首次现身华侨城湿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10 日,华侨城湿地正式对外发布首次在湿地鹭岛上记录到虎斑地鸫的消息。据了解,这是华侨城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近日整理园区布设的几个红外线相机记录的图片资料时的一个意外发现,经相关专家鉴定,初步判断这是一只首次被华侨城湿地记录的鸟种——虎斑地鸫。12 月 11 日,经深圳市观鸟协会鸟类专家鉴定,最终认定这只 " 不速之客 " 实际上是怀氏虎鸫。

12 月 11 日下午,深晚记者专程来到华侨城湿地公园,工作人员陪同深晚记者来到怀氏虎鸫的发现地——鹭岛。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鹭岛实际上是华侨城湿地中间的一座天然小岛,岛上植被茂密,是一个极佳的野生动物庇护所。据工作人员介绍,华侨城湿地早在 2018 年就在岛上布设红外相机进行监测,此前在岛上曾多次记录到豹猫、丘鹬,此次记录到的怀氏虎鸫仅有一张照片,因此有可能是一只偶然路过的候鸟。

▲在深圳记录到的怀氏虎鸫。董江天 摄

深圳市观鸟协会秘书长 PT 告诉深晚记者,深圳地区记录到的虎斑地鸫是 "aurea" 亚种,不过根据最新的鸟类分类系统,"aurea" 亚种已被提升为独立种,中文名称为怀氏虎鸫。" 也就是说虎斑地鸫分家了,在深圳观测到的虎斑地鸫,现在被称作怀氏虎鸫。"

PT 介绍,怀氏虎鸫体长可达 28 厘米,与虎斑地鸫极其相似,但体型明显为大,且体态显修长。怀氏地鸫主要繁殖地在东亚北部,在华南地区出现的是越冬候鸟。观鸟爱好者曾在深圳很多地方发现过这种候鸟的踪迹,根据深圳市观鸟协会的相关记录,在 2020 年 3 月间,就曾经先后 10 次在内伶仃岛、深圳湾公园和荔林公园记录到 10 只怀氏虎鸫。

华侨城湿地是深圳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延伸,也是国际候鸟重要的中转站、栖息地,是全国面积最小、深圳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华侨城湿地公园在致力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多次发现珍稀野生动植物,成为深圳人亲近自然、接受自然教育的又一绝佳去处。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徐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