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12-12
深晚荐书|《生老病死的生意》给中国文化社会学带来一缕清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通过在上海等地进行的深入细致的民族志访谈,记录了中国人寿保险市场在避谈死亡的文化禁忌下的发展历程及其背后的微观政治。书中提出的 " 文化多重互动模型 ",对市场起源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化解释,呈现了作为共享价值观的文化和作为工具箱的文化的精彩交互。

该书出版后,获得美国社会学会 2013 年度亚洲研究最佳著作奖、2013 年度玛丽 • 道格拉斯最佳著作奖提名,以及社会问题研究协会 2012 年度全球化研究最佳著作奖。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怡认为,可以有把握地说,《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中译本的出版会给中国社会学,尤其给初创期的中国文化社会学,带来一缕清风。作者用其扎实而丰富的田野调查资料,简洁规范的行文方式,探讨了中国人寿保险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作用。这一基于 " 工具箱 " 视角的经验发现,拓展了我们对于文化的认识,也为解释中国社会的关系特征注入了不少新解。同时,作为一本精良的社会学定性研究范本,相信在研究生及学者中一定能寻获知音、捕获佳碑。

陈纯菁,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她获得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后,曾任教于匹兹堡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大学分校。她的研究兴趣包括社会文化、市场行为、全球化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目前的研究课题包括中国医疗服务中的非正式支付与社会关系、医患关系,以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文化意蕴。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陈纯菁 著

魏海涛 符隆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1 月

特约撰稿 华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