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6 日,在第四届中国图片大赛颁奖典礼暨典藏作品展上,由摄影师蔺以光、谭成发、李玉龙拍摄的《云南基诺山基诺族群众的小康之路》获大赛典藏金奖。6 组新旧对比图中,展示了云南基诺村几十年来的沧海桑田,从茅草房遍布的原野到成规模的村落,从低矮的课桌到电脑机房,从烧炭火的围炉到彩电冰箱,无不讲述了云南基诺村的生活变迁。
▲上图:1984 年拍摄的在上课的基诺族学生 下图:2018 年 11 月 20 日拍摄的在上计算机课的基诺山基诺族乡民族小学的学生
这组图片中的黑白照片,出自摄影师李玉龙。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李玉龙陆陆续续拍摄了七八年,如今,他已是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了。
1984 年,当时是摄影记者的李玉龙,为基诺族村民腰则拍摄了一张她和亲人朋友节日相聚的照片。三十年后,摄影师蔺以光靠着这张老照片一路寻回基诺村,找到了已经儿孙绕膝的腰则。小洋房平地而起,冰箱彩电一应俱全,身着传统服饰的腰则坐在客厅中央,笑容干净而淳朴。
▲上图:1984 年拍摄的腰则(左二)和家人及朋友在屋里准备吃蒸好的米饭(资料照片) 下图:2018 年 11 月 20 日拍摄的腰则(左一)和她的儿媳妇(右一)及腰则的两个孙子在家的画面
为拍摄这组图片,蔺以光在 2004 年至 2018 年的十多年间,他先后六次走访基诺村," 我们俩算在一起的话将近有二十年了。" 蔺以光回忆。
在这场跨越时光的摄影途中,他们用镜头记录了基诺族群众生活的日新月异,蔺以光用 " 一夜跨千年 " 来形容这种变化。如今,扎根于大山深处的基诺族靠电商卖起了农产品,旅游业也渐成全乡经济支柱。基诺族的民俗文化 " 大鼓舞 " 更是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了良好的保护与传承。
▲左图:1984 年拍摄的几名基诺族妇女用脚踩稻穗脱粒的场景(资料照片)右图:2018 年 11 月 20 日拍摄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巴卡村的基诺族妇女李秀珍用手机展示她家用来出售土特产的微信群
"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有像深圳这样令人瞩目的弄潮儿,也有像基诺族这样默默无闻的赶路人,而后者的变化格外明显。" 回忆往昔,蔺以光不无感慨。
值得一提的是,蔺以光曾参与过第二届中国图片大赛,并获得了典藏铜奖。他希望在今后能拍摄出更好的图片,继续参加比赛,深入基层,用镜头记录下这些鲜活、生动的面孔。
▲上图:1979 年拍摄的在采茶的基诺族茶农(资料照片) 下图:2011 年 2 月 22 日拍摄的在采摘茶叶的基诺山基诺族乡的茶农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潘潇雨 实习生 许疏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