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民国时期,夫妻法庭见,是哪些原因?1937 年至 1939 年,夫妻结婚多久离婚的比较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将于 12 月 20 日新增开放一批馆藏数字化档案,包括司法行政部档案全宗,计有档案 296 卷,起讫年代为 1928 — 1949 年。其中不少图表生动直观,堪称民国司法 " 大数据 ",即将揭秘。

夫妻为何法庭见?" 受到对方虐待 " 最多
一份 " 离婚原因统计图 " 来自 " 二十六七八年度 ",也就是 1937 年至 1939 年之间。图中显示,因为 " 受到对方虐待 " 而离婚的最多。此外,还有受亲属虐待、通奸、重婚、生死不明、犯徒刑罪、疾病、精神病等原因导致的离婚。

△ 1937 年至 1939 年离婚原因统计图
这张统计图被设计成折扇的形状,3 年的数据,分别在同一张图中显示,既方便对比不同原因的数据高低,又方便比较 3 年来的变化。图的下方标注 " 共计 1076 人 "。

△ 1937 年至 1939 年离婚年龄分配图
民国时期,什么年龄段的人群离婚多?1937 年至 1939 年的 " 离婚年龄分配图 " 每 5 岁分一段,不仅显示人数,还能看出性别。可以看出,21 岁至 25 岁离婚的人最多,其次是 26 岁至 30 岁。16 岁至 20 岁离婚人数也很高,比较集中为女性。

△ 1937 年至 1939 年离婚年龄分配图
结婚多久离婚的人多?现在说的 " 七年之痒 ",当时也适用吗?1937 年至 1939 年的 " 离婚者已婚年数统计表 ",是一个折线图,可以一眼看出,结婚 2 至 3 年的人最多,结婚 5 至 10 年也出现一个 " 小高峰 "。这 3 年中,通过司法途径离婚的人数有高有低,但 " 离婚者已婚年数 " 图的走势基本一致。

△ 司法统计档案
民国司法大数据,图表直观清晰
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司法行政部档案中,有一份 " 司法行政部一九三七至一九三九年度司法统计 ",其中包含了行政、民事、刑事等领域等不同的司法统计。

△ 1937 年至 1939 年司法统计档案
地方法院审理了多少案件,其中收到、和解、已结、正在受理、未结案、撤回上诉的数量,这些都有详细统计显示。从中还可以看出,相应部门的人员数、法院辖区里的组织、法院人员统计等。
机器打字,编印成册,其中图表显示非常直观,饼状图、扇形图、折线图都有。" 这就是当时的‘大数据统计’,虽然没有我们现在的电子表格这个先进。"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研究馆员林宇梅说," 民国司法统计对于反映民国时期的司法实践状况,并以此作为切入点,研究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见证法律草案形成,可以看到修改痕迹
△ 司法统计目录
除了 " 大数据 " 统计表格之外,二史馆馆藏民国司法行政部档案中,还可以看到当时的民事、刑事审判法规,甚至这些制度法规从草案修改到成稿形成的过程。

△ 司法行政部组织法及草案
" 司法行政部组织法及其草案 " 的档案,形成于 1943 年 2 月至 7 月。翻开这份档案,可以看到一张张带有修改痕迹的 " 草稿 ",见证着这部组织法草案经过一次次修改、最后正式成文的过程。一份看起来相对工整的成文中,右上角标注着 " 油印四十份 "。
1945 年 4 月 5 日修正公布的 " 律师法 " 规定,需要通过考试取得资格,合格才能充当律师。
链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民国司法行政部档案
司法行政部成立于 1928 年 11 月,负责管理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 律师法
目前,二史馆已完成该全宗档案的数字化整理 296 卷,即将对外开放。内容涉及司法行政部组织法及有关文书,各高等法院呈送司法统计年表,民事刑事案件统计表,司法行政部工作报告及有关文书,修正律师法;全国司法行政检讨会议议事录附提案等文件资料。
民国司法行政部档案的开放,不仅为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研究、以及法律与社会变迁、近代民生经济、婚姻形态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研究中国近代法律史、社会史也独具价值。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 文 苏蕊 赵杰 钱念秋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