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0-12-17
罕见!六旬女子胸壁上肿瘤有排球大 多学科联合救治“排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67 岁的王女士左胸壁上长了一个排球般大小的神经纤维瘤,王女士因此不便出门,整日将自己关闭在房内。近段时间以来,王女士身上的这个 " 定时炸弹 " 还反复破溃出血,找了多家医院都被告知手术难度过大。在多方打听后,她和家属找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烧创伤诊疗中心吕国忠教授团队,终于解决了一大心病。

△女子胸壁上的肿瘤巨大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王女士患上的是一种特殊且罕见的疾病—— I 型神经纤维瘤病。六十余年来,她左胸壁神经纤维瘤逐渐生长,已增大到排球大小。近一年来肿瘤反复破溃出血,并出现腐臭味。

一周前王女士左胸壁肿瘤出现破裂出血,家属说出血量湿透了数块毛巾,王女士的血色素浓度仅有正常人的一半。王女士家人打听到,吕国忠教授在国内烧创伤、慢性创面诊治上经验丰富,便来到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吕教授与整形外科门诊俞舜主任一同仔细为患者完成了病史采集,术前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重度贫血,瘤体表面腐烂,有进一步破裂出血的可能性,也就是患者随时有休克猝死的可能性,需要立即住院救治。

在入院后,医护人员立即为王女士完善术前检查,患者为重度失血性贫血,同时合并陈旧性脑梗死、胸腔积液、低白蛋白血症、肺不张。创面修复科主任朱宇刚主任医师、储国平副主任医师、孙丹护士长联合查房,一致认为患者存在低血容量休克,立即展开抢救,一天后患者血压逐渐回升。

吕国忠教授组织胸外科、介入科、麻醉科、输血科等专科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吕教授提出该瘤体内血窦丰富,并已侵犯患者胸壁肋间肌肉,与胸膜毗邻,术中可能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及气胸可能。为尽可能减少术中出血,手术采用了由正常组织分离瘤体,稳步推进、全面控制创面出血的方案。介入科李新胜主任提出可先进行 DSA 下瘤体滋养血管栓塞,从而减少手术中出血量。输血科表示全力保障手术中抢救用血。麻醉科尤杰主任指出,患者为消耗性体质,存在脊柱侧弯及胸腔积液,麻醉风险大,手术中要严密监测病情,避免血压波动。

11 月 17 日介入科李新胜主任团队与吕国忠教授一道在 DSA 手术室为患者进行瘤体滋养血管栓塞术,过程中两位专家反复沟通确定瘤体滋养血管,评估栓塞效果,最终手术顺利完成。

各方准备完善,第二次手术在 11 月 19 日进行。考虑到手术难度大,术中情况复杂,吕国忠教授团队和麻醉科尤杰团队在术前再次进行详细明确的分工及全程周密的排班。肿瘤切除由吕教授教授主刀、储国平副主任医师协助进行,麻醉团队为尤杰副主任医师以及烧伤整形科专科护士孙芳、董丽亚组成,负责手术麻醉、配合抢救、全程护理。

手术进行至肿瘤基底,可见肿瘤深入胸壁肋间肌肉,与肌肉浸润生长,不能分清明确的层次,数根粗大的滋养血管通向深部组织,2 小时后瘤体顺利切除,术中出血量仅 200 毫升,残留手术创面直径约 13 厘米,储国平副主任医师评估创面后,在肌肉表面充分剥离创面皮瓣,采用国际领先的 LBD 减张缝合闭合创面,储主任表示这种缝合技术有利于创面一期愈合,减少术后瘢痕,虽然患者为老年女性,但手术要尽善尽美,给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术后第三天王女士已能下地活动。术后第二周,患者缝线已拆除,切口顺利愈合。王女士连连感谢是医护人员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医院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