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7 日,自然资源部公布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的意见,明确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要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反映村民诉求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强迫农民 " 上楼 "。这一要求的提出,于今极为关键。
近年来,在村庄规划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地方推行合村并居的过程中,出现了逼农民 " 上楼 " 的乱象。据报道,有的地方,在乡镇街道大力推进合村并居,拆建过程中,不少村民面临 " 噪声骚扰,干扰生意,断水断电,亲朋游说 " 的 " 倒逼 " 压力,苦不堪言。
一些地方搞村庄规划,或者实施合村并居,不要说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了,就连出现问题后村民提出反对意见,都不当回事。罔顾民意,任性操作,是村庄规划出现偏差、进入误区、坑了村民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乱象,纠正错误,取得群众的谅解和理解,首要一条就是老老实实听取民意、吸收民智。自然资源部提出的意见,应该成为各地在推行村庄规划时的指引,和审视工作作风的标准。
年内,山东一些地方的合村并居,因出现补偿标准只能被迫接受、大面积拆除农民房子、赶农民上楼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020 年 6 月 26 日大众日报报道,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李干杰到潍坊青州市、临朐县,实地调研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李干杰在调研中指出,农村社区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搬不搬、建不建,群众说了算。6 月 27 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 "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视频会议 " 上,直指个别地方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统筹衔接不够,征求群众意愿不充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地方工作推进存在冒进倾向,做群众工作不深不细、工作简单化。山东批评 " 做群众工作不深不细 "、强调 " 群众说了算 ",是坚持问题导向看待村庄规划、消弭矛盾的必有之举。
显然,农村社区建设也好,合村并居也罢,出发点是为了让农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前提是不要强人所难,代作主张。土地上的家园,是农民的世产,所谓故土难离,哪怕是就近重新规划安排,也会直接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诸多不适应。应该做好前期的摸底调查和征求意见工作,千万不可脑袋一拍就大张旗鼓地拆挖,造成难以逆料的后果。
乡间炊烟是一大景致,就算村庄拆建不可避免,也得科学决策、人性化施策,留住一份乡愁,留住一份自在。那种胡乱拍板、草率上马的事,不能再干了。谁若一意孤行,就该被打板子。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