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分钟或许只是你刷刷手机就溜走的时间,但对龙岗区居民涂先生来说,那是由死到生的距离。12 月 14 日,涂先生上班途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倒在了公司大楼门口的花圃中,幸好有三位路人经过并立即对他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施救,而刚刚在附近 " 安家 " 一个月的救命神器 AED 也发挥作用。这场写字楼下的生命接力赛,将涂先生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涂先生在医院转危为安后,他非常感谢众人
命悬一线!中年男子倒地心脏骤停
12 月 13 日晚,今年 39 岁的涂先生老毛病颈椎又发疼了,他喝了二两酒就昏昏沉沉地睡了,最近一段时间,胸口和胃经常阵阵发疼,他计划着过些日子就上医院看看。可这计划还没施行,意外就来了。
14 日一大早,他送完娃上学,又赶着去上班。8 时许,他终于赶到公司所在的写字楼。此时,一心想着不要迟到的他丝毫没有察觉到意外即将降临。
当他快到公司楼下时,突然感到眼前模糊一片。天旋地转间,他只能赶紧停住脚步,慢慢地挪到一旁的花坛,想坐在花坛边歇息一会儿缓一下劲。没想到,他好不容易走到花坛边,人一下子就倒在了花坛边上,他试图挣扎站起来,可还没起来又倒下了,随后就失去知觉。
生死存亡之际,匆忙赶着上班的陈女士见状刹住了脚步,她折回花坛,走近涂先生,发现他毫无反应。陈女士立即向周围呼救,并拿出手机拨打 120 报警。
▲事发地的生死急救(监控截图)
眼前的这一切被大厦保安员小林看在眼里。小林刚开始还以为那位走路踉踉跄跄的人估计是前一天醉酒,想到花坛边上呕吐。可看到陈女士返回去打 120," 不对劲,那个人是晕倒了!" 来不及多想,小林赶紧跑出大厦。
来不及多想,小林立即上前扶着涂先生的身体,将原本趴在花坛边上的他放置到地面上,凭着以前在部队的经验他试着呼喊涂先生。" 没反应,整个人看起来不行了。" 小林立即向上级汇报。
13 分钟!生命接力和 " 死神 " 赛跑
同样察觉到涂先生情况不对的还有从此路过赶着上班的武文(化名)。当时,武文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出手相助:" 我学过急救的,让我试试。"2019 年 11 月,武文就参加急救心肺复苏培训,还拿到了 AHA 急救证书。这一次是他第一次救 " 人 "。
挽起衣袖,武文仔细查看涂先生的情况——脸色发紫,人处于濒死的状态,呼唤没有回应。"1001、1002、1003……" 武文检查不到他的脉搏,于是马上按照课上学到的步骤为涂先生进行心肺复苏——一边按压一边进行人工呼吸。
数个心肺复苏循环后,小林的一位同事第一时间想起:" 我们有 AED(体外除颤仪)。" 一个月前,这栋大厦刚刚配置好了一台,此刻就放置在大堂前台。这时候不正好可以用上吗?
" 赶紧拿过来!"
▲事发地的生死急救(监控截图)
不到一分钟,AED 送到。武文二话不说,按着说明即刻将电极贴到涂先生身上。" 幸好 AED 的操作很简单,我只要按照说明做即可。" 武文说。电极片贴好后,AED 提示要电击除颤。第一次除颤电击,第二次除颤电击,涂先生终于有点反应。武文继续按压和人工呼吸。
持续按压了六七分钟,武文此时已经汗如雨下,手臂完全没有力气。
但 AED 提示,要继续按压。
" 我来!" 小林按照武文的方法接力按压。
而在这栋写字楼上办公的成先生接到部门秘书的电话," 楼下有人晕倒了。" 一分钟后,成先生小跑赶到事发现场。
" 我学过急救,我来吧!" 成先生不仅学过急救,还是急救培训的导师。可这也是他第一次救活生生的人。脑子里一片空白,成先生条件反射性地按压涂先生的胸口,武文则在一旁进行人工呼吸,两人互相配合。即使是很熟悉心肺复苏的步骤,但成先生感觉,这和在模型上进行仍有不同,力度、深度都比演练时更大。
▲ 120 急救车赶到事发现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生命曙光乍现,涂先生的喘息回来了,呼吸声也粗了,胸廓有了起伏。成先生继续按压。120 救护车抵达现场。急救人员在运送涂先生时问了他一声,他眨了眨眼睛回应了。随即,他被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被诊断为心肌梗死,并进行紧急心脏支架手术。
救人神器!龙岗已经完成 1111 台 AED 安装布点
经过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抢救,当天中午 11 时,涂先生终于转危为安。直到醒来,涂先生才意识到,自己真的从 " 鬼门关 " 走了一遭。躺在病床上,涂先生满怀感恩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所有素不相识的人为他 " 抢回一条命 "。
武文和成先生告诉记者,这都是他们第一次心肺复苏实战," 想想都后怕,这可是活生生的人,万一按错了怎么办?可在当时,心里只有救人。"
▲救命神器 AED
其实,在这次 13 分钟的生命抢救接力中,还有一位沉默的 " 抢救者 " 需要感谢,就是大厦物业人员送来的 AED。AED 全称为 " 自动体外除颤仪 ",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进行电击除颤而完成抢救,帮助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恢复心律,是抢救呼吸、心脏骤停病人的 " 利器 ",被称为 " 救命神器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 55 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87% 发生在医院外,一般抢救黄金时间是 4-5 分钟之内,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 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据了解,为了抢救生命,让 " 救命神器 " 触手可及,龙岗区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在龙岗区公众场所配备 1000 台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截至 12 月 13 日,除了深圳市安装的 352 台 AED 之外,龙岗区政府严谨选址、市区互补,已经补充安装完 759 台 AED,第三批选址的论证工作正在进行中。涂先生事发地大厦就是龙岗区安装 AED 的布点。
龙岗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设备安装同步进行的全民培训,第一阶段面向区域内上百家社康的 268 名医护骨干进行培训,再以社区为中心轴,面向近 3 万名居民开展了急救培训。下一阶段将面向安装点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并依托龙岗中心医院急救培训基地,面向居民开展公益培训。
除此之外,龙岗区摄制了《心肺复苏和 AED 使用教学视频》,借助 " 龙岗第一课 " 等平台,面向全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线上培训,开发了 " 救在身边 "H5、集 AED 查询、急救互动游戏、知识问答及培训预约为一体,推出急救科普舞蹈《怦然心动》和原创急救歌曲《心肺复苏指南》,多元化的智慧宣教,让急救理念广泛传播。
深圳晚报记者 高向荣 通讯员 陈婷 唐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