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常文旅 记者 张敏)常州是一座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年来,常州聚焦建设江南文化旅游名城、打造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目标,统筹抓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文旅休闲明星城美好画卷。
△ 常州市图书馆新馆。张春洁 摄
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发展成果共享
寒冬时节,室外北风呼啸,常州市图书馆新馆里却书香满溢,逐渐走低的气温并没有挡住市民读者的阅读热情。11 月 29 日,图书馆单日进馆读者达到 10092 名,突破万人大关。
△ 常州文化广场。常州市文广旅局供图
历时 6 年建设,今年 6 月,总面积 48 万平方米的城市新地标——常州文化广场建成开放。作为文化广场核心功能模块,常州市图书馆新馆拥有阅览席位 1200 个,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读者超 80 万人次。常州美术馆场馆面积达 2 万平方米,开馆以来先后举办了 " 刘海粟艺术展 "" 晋陵风雅 "" 龙城纪盛 " 等艺术大展,成为常州目前档次最高、体量最大、设备最新的综合性美术场馆。
△ 秋白书苑遥观光大环境馆。常州市文广旅局供图
12 月 22 日,第十家 " 秋白书苑 "(五星智造园馆)即将开放运营。2019 年 1 月,首家 " 秋白书苑 " 落户钟楼区北港街道,不到 2 年时间,常州就相继建成开放了秋白书苑文化广场馆、秋白书苑遥观光大环境馆、秋白书苑湖塘镇中心馆、秋白书苑湖塘科技产业园馆、秋白书苑西夏墅梅林村馆等 10 家 " 秋白书苑 ",服务读者超 100 万人次。
" 秋白书苑 " 是常州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以 " 常州三杰 " 中的瞿秋白同志命名,首创 " 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 建设模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 " 最后一公里 ",让市民读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阅读服务。
最近,南京游客小李来到常州旅游,他用手机微信找到 " 常享游 " 平台,通过上面的智慧导览系统,接连打卡了青果巷、红梅公园、常州三杰纪念馆、中华恐龙园等多个文旅景点。" 这个平台很方便,不仅能实时定位找寻附近景点,还能预订酒店、购买土特产,对于外地游客非常友好。" 小李说。
今年 8 月,常州全域旅游智慧平台 " 常享游 " 上线,该平台集旅游产业监管系统、智慧导览系统、旅游电商系统于一体,为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旅游体验,把更多 " 头回客 " 变成 " 回头客 "。
△ 2021 常州灯会璀璨亮灯。龙控集团供图
12 月 17 日,常州市第六届 " 文化点亮生活 " 大型惠民行动正式启动。当晚,2021 常州灯会也璀璨亮灯。接下来的 3 个多月时间里,241 项文旅精彩活动将在全城陆续上演。
" 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荣凯元表示," 十四五 " 期间,常州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 470 万龙城市民共享文旅发展硕果。
△ 常州文化广场。晋陵文旅供图
提升老城厢文旅发展水平
留住城市底蕴
以青果巷、古运河等为代表的常州老城厢,积淀了常州 2500 年的厚重历史,拥有高度集聚的历史文化资源,承载了一代代常州人的情感记忆,是常州的 " 根 " 和 " 魂 "。
今年以来,常州出台老城厢复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老城厢文商旅融合发展。
按照 "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一体 " 的发展定位,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老城厢的运河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工商文化等丰富资源连珠成串,形成集聚效应,充分彰显常州作为 " 中吴要辅、八邑名都 " 的独特风貌,并按照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标准,整体推进 7.4 平方公里老城厢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优化提升。
△ 全国文保单位近园修缮后开放。 顾晔麟 摄
今年 5 月,经过一年多的修缮保护,常州目前唯一一座被列入全国文保单位的古典园林——近园重新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开园当日在线直播吸引 20 万人次。截至目前,近园已接待游客达 7 万人次。
" 得益于老城厢的复兴发展,今年老城厢范围内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推进得特别顺利,一些年久失修的文物修缮有了突破,这对留住城市底蕴非常有利。" 常州市文广旅局文物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 15 处老城厢文保单位的修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其中夏家大院本体保护修缮项目将于今年底完成主体施工;意园、常州文庙大成殿已进场施工,盛宣怀故居修缮工程方案已获江苏省文物局批复。
为了彰显老城厢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今年以来,常州市文旅局着力推进常州三杰纪念馆建设、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工程,为打响 " 常州三杰 " 红色文化品牌、传播红色文化提供硬件支撑。据悉,目前常州已初步建成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苏东坡、唐荆川等为代表的名人故居纪念馆群,已开放名人故居纪念馆 50 多处," 跟着名人游常州 " 精品文旅线路已具雏形。
△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晋陵文旅供图
与此同时,常州市文广旅局积极推动青果巷、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整体融入常州古运河南大街文化旅游区,加快整合古运河沿线文旅资源,全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新地标和城市文化旅游新亮点。
强力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屡获 " 国 " 字招牌
乡村休闲度假,享受山野生活,成为越来越多繁忙都市人放松心灵、旅游休闲的度假方式。常州的美丽乡村就能够满足广大市民游客对 " 归园田居 " 的向往。
在庆丰村感受稻花香里说丰年,到礼诗圩村赏 " 水乡荷韵 ",在城西回民村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到李家园村看竹海泡温泉,在仙姑村尝一尝地道的农家美食 ……
△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礼诗圩村。蒋爱珍 摄
这两年,溧阳市戴埠镇李家园村、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溧阳市溧城镇礼诗圩村、南渡镇庆丰村、武进区雪堰镇城西回民村 5 家乡村创成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常州乡村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11 月 30 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 2020 年拟认定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示名单,常州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在列。
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地处常州东南、太湖西北角,核心面积 18.6 平方公里,湖岸线长约 7.8 公里。目前度假区已逐步形成了以环球动漫嬉戏谷、中华孝道园、太湖湾露营谷三大景区为核心,集康体保健、农家采摘、湖鲜美食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业态。
12 月 17 日,喜讯再次传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江苏共有 5 家入围,常州市溧阳市成功上榜,这是常州首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 大美溧阳。常州市文广旅局供图
2016 年 9 月,溧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四年多来,溧阳坚持 " 三生融合 "" 三全共享 ",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溧阳走向 " 处处绿水青山,家家金山银山,人人寿比南山 " 的绿色现代化。
近年来,常州凭借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创新精神,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融合创新发展,走出一条 " 资源创造型 " 旅游发展新路。2019 年,常州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 7947 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近 1200 亿元,同比均增长 10%,旅游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7.6%,旅游经济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常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常州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进入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接下来,常州将围绕 " 资源优化、产业融合、文旅共进、城旅一体、共建共享 " 全域旅游发展目标,力争 " 十四五 " 末,常州全市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常州文旅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