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龙家庭
深圳都市养马人
在世界之窗附近的一间马房见到养马人王占龙,他身上的生活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隐身于繁华都市的他,却在这个城市从事养马工作近三十年了,你可能难以理解这样的一个人。朴素、真诚、勤奋,坚持一份这样的工作,只因为他热爱马,热爱这个特别的城市——深圳。
王占龙,吉林德惠人。1992 年来深圳,深圳成立赛马会,聘请他到深圳赛马会从事赛马钉蹄工作,后来到深圳世界之窗马房工作从事马房管理和钉蹄兽医工作。
韦建诚摄
原来喜欢的是无线电
阴差阳错却爱上了养马
王占龙出生于东北吉林一个叫德惠的地方。他的家乡基本上到处都是平原,他从小没有见过山是什么样子。在家乡他喜欢的是机械,喜欢修理一些机电的东西。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所以比较喜欢安静一些的东西。
1986 年王占龙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去了北京,那时才十九岁,父亲刚去世不久,在表哥的引荐下,他离开了东北,来到了北京体育学院的马场上班。当火车穿越了一望无际的平原,迎面而来是一座座的山。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山,火车上所有的人都发出了惊叹声,对于从未见过山的王占龙来说,山那一刻也真的震撼了他。他突然觉得离开家乡,去往外面的世界真好!
当时试用期一个月。如果干得好就留下来,干不好就走人。因为当时他初中都还没有毕业,又一无所长,对马更是没有一点经验,能够进来这里养马,全靠表哥的帮衬。他便开始自学兽医方面知识,先后向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原院长董悦农表哥学习。王占龙虽然文化水平低,但虚心学习,肯干能吃苦,有不懂的地方就问别人,向一些有经验的养马师傅请教。有关马的知识也多向自己的表哥讨教。
养马首先得懂马的一些病理常识,得完全读懂一匹马,它的身体和脾性等等。所以,他首先得先学习兽医知识。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兽医知识后,他又开始学习钉蹄。对于用来训练体育项目的马匹来说,钉马蹄是一项过硬的基本功。
他还算是幸运的,因为做事踏实肯干,又愿意学习。所以很得领导的欣赏,为他来深圳也做好了伏笔。
那是上世纪 90 年代的初期,原现代五项队总教练樊兵来深圳赛马会担任副总裁。对他很欣赏,就让他过来深圳。他也想来南方深圳看看。年轻人到处走走,多去历练不是坏事。两个月后,他没多想就来了南方。
关于养马
钉蹄技术是他最过硬的本领
1992 年 5 月,王占龙刚来深圳,就住在世界之窗附近的马房。马房下面住马,王占龙就在上面住。开始了真正与马一起的生活。他来到深圳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觉得热。5 月份的天气酷暑难耐,热起来每每就大汗淋漓。每到晚上蚊子就嗡嗡地四处飞舞,真正是一种煎熬,但这个时候,他就会起来跟马一起聊天。
马就是他生活的活教材,他几乎是自学成才。
当然在买马的过程中他也认识一些有专业知识的老师傅,也会主动虚心请教。比如在东北的一个老兽医,姓陈,肚子里很多干货,他认识了陈师傅后,跟他学习了很多关于马的医学知识。
俗话说,远看一张皮,近看四个蹄。这话说得不错。蹄是马负重基础,也是运动的主要器官。说起钉蹄,王占龙很来兴致,马上脸上荡出笑容来。这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强的工作,看上去很简单,实则操作起来很需讲究专业技术。躬下身子,腿弯起来,把马脚夹在腿上钉,需要提起一股劲,聚气,打钉。根据不同的肢势蹄形,采取不同的装蹄方法,从而达到蹄铁适合马匹。在体育项目中的赛马事业中,一匹马的好成绩,钉蹄技术就起着很大的作用。
王占龙学习香港马会的钉蹄方法,但他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香港的钉蹄技术并不耐用,钉蹄好看却不过硬。于是,他开始自己琢磨在这方面的钉蹄技术。在深圳赛马会工作近三年,受到某兽医大学闫賀教授指导钉蹄理论知识。在深圳世界之窗工作期间向吉林大学副教授温伟学习相关知识。
玫瑰海岸
骑马拍婚纱照做一个幸福的人
王占龙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是在与马为伍中度过,记者问他,你后悔过吗?他说,不后悔,养了这么多年的马,现在已经喜欢上了马,也适应了这样的生活。想想也挺好的。
一个马圈的朋友在玫瑰海岸的马场经营不下去了,叫他来接手,他让爱人辞去工作到玫瑰海岸做马匹拍照生意。养了几匹马,给海边的游客骑玩,也可给结婚的人拍婚纱照等。爱人负责管理马房工作,经营得比他还好,还让人放心,没想到一干就是 6 年多。他们的儿子在新疆大学读书,女儿在天津师范大学读书。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 ……" 这是海子的诗,很美。但王占龙的爱人彭志红,在位于大鹏新区的玫瑰海岸,天天吹着海风,其实并不是那么诗意,只有王占龙知道她也是挺不容易的。还要管理好几匹马的生活。好在他们有一颗相互热爱的心,爱着家人,爱着生活,爱着这个城市。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